要聞港聞

龍七公:央企搬離北京 難離跑部錢進

與20年前通過拆分引入市場競爭相比,近幾年內地央企不斷通過合併重組來做大規模,為此形成一批新的巨無霸央企。這種做法,一方面加強對重點行業掌控,造成國進民退,抑制民企介入,防止資本階層做大;另一方面是統一爭奪國際市場話語權,作為與西方國家抗衡叫板的工具與籌碼。
與此同時,另一項改革也在加速推進中,大批央企巨頭正在集中搬離北京。僅今年4月份以來,兩家新組建的副部級央企中國衞星網絡集團、中化控股公司均宣布落戶雄安新區,副部級電力央企華能集團也宣布將總部搬遷雄安。雄安專設了國企總部區,中化獲得001號門牌。9月下旬,新組建的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在上海掛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則將總部從北京遷至武漢。而正在醞釀籌備的中國物流集團、中國稀土集團,也大概率將總部設在京外。
央企總部集中離京,與大環境息息相關。內地的央企,在計劃經濟時代,原本都是條塊分割的政府部門,如航空工業部、石油部、電力部、化學工業部、機械工業部等,後來陸續翻牌改制為央企,自然都扎堆在北京。北京也是世界上大型企業總部最多的城市之一。
而最近幾年,北京轉而啟動疏解「非首都功能」,解決人口聚集、交通擁堵、資源過載、污染嚴重等「大城市病」,重拳出擊,甚至不惜強行驅逐低端人口,關停市場,搬遷工廠,市政府機關也搬遷到城市副中心。打造雄安新區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北京瘦身服務,轉移職能,與城市副中心並列為北京的新兩翼。
爭先遷離 效忠表功
這種情況下,央企離京,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央企號稱「共和國長子」,自然須承當表率。雖然目前雄安尚缺乏承接央企的經濟與科技底蘊,但多家央企之所以爭先遷至雄安,無疑是首先出於政治考量,借此宣示效忠表功。
而搬遷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則有利於央企貼近自身發展主業,優化產業布局。近幾年合併組建的中遠海運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寶武鋼鐵集團、中國電氣集團,總部均設上海,可看出中央高層着力支持上海打造航運中心、新型裝備製造業中心的思路。
至於三峽集團,當初專為建設三峽工程而組建,本就誕生在湖北,十多年前為壯大規模、發展多元業務而將總部搬到北京。如今時過境遷,大方向逆轉,三峽集團遂又回歸老家。
不過,雖然目前的央企離京潮十分熱鬧,但背後亦有冷思考。在高度集中統一的領導體制下,北京彙集了幾乎所有的頂層政治資源,決策部門、監管部門、調控部門以及大型金融機構總部,都位於北京。央企的官員任免、業績考核、改革發展,一舉一動,都仰北京鼻息,「跑部錢進」仍是剛需。這種局面下,即使將總部搬離北京,難保又變相借殼在北京設置機構,反增溝通運行成本。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