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言論如「外判」社福 羅致光卸責捱轟

人口老化問題是其中一個令政府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大增的原因。 人口老化問題是其中一個令政府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大增的原因。
人口老化問題是其中一個令政府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大增的原因。
呻經常開支增6成 指商界參與不可或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日發表網誌,指現屆政府首4年任期內,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已增加62%,安老服務更增加了85%,但仍有人認為政府做得不夠,甚至社會討論福利政策時出現了一個明顯趨勢,仿似「那裏有需要,那裏就有政府資助」。羅強調社會福利需要透過民、商、官三方合作,才能令制度更完備及能「因時制宜」與「在地」。學者批評政府不能夠,亦不應該將基本的福利服務「外判」至私人市場。
稱三方合作 更能「因時制宜」
羅致光在網誌講述志願機構的興起、社會福利服務的發展、非政府機構的發展與規模,以及政府角色與民、商、官協作。最後,羅指,在以前香港將「發財立品」一般被理解為「先發財,然後才立品」,更有不少有名的商界人士公開表示「賺取利潤才是企業唯一的社會責任」。但他認為,近年已很少聽到這種聲音,取而代之的是企業社會責任(CSR)、創造共享價值(CSV)及香港交易所推動上市公司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ESG)。
羅承認,政府在推動社會福利發展是責無旁貸,但他強調透過民、商、官三方合作,才能令制度更完備及能「因時制宜」與「在地」。他重申,對於社會福利的發展,商界與非政府機構的參與都是不可或缺。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副教授歐陽達初表示,政府近年面對社會壓力及人口老化,令社會福利支出增加,但支出增加只是反映需要服務的人增加,未能確保質素有所提升。他指近兩屆政府一直表示希望商界參與社會福利,例如政府近年推行的社區照顧服務券已經引入市場做法;公共年金亦是依賴個人理財。他強調基本的福利服務不能夠、不應該「外判」至私人市場,對政府將基本福利服務轉嫁至市場的行為,他直言「夠o架喇」!
學者:退休保障 政府無得避
歐陽續指,政府「無得逃避」,面對人口老化,政府依然選擇以審查式福利代替退休保障,例如將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仍保留採用普通長生津的資產上限來做申領資格審查,但申請人卻可領取高額長生津的津貼金額。他認為從可持續性而言,若不選擇融資應付日益龐大福利支出,將來很大機會要加稅。
羅致光指社會福利需要透過民、商、官三方合作。羅致光指社會福利需要透過民、商、官三方合作。
羅致光指社會福利需要透過民、商、官三方合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