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政府逞強當打手 立陶宛人不買帳

近大半年來立陶宛一直打着人權幌子,充當西方反中國大陸、反俄羅斯的爛頭蟀,結果惹來北京實施經濟制裁還擊之餘,俄羅斯的「小弟」白羅斯也繞過立陶宛出口石油產品和化肥貨物,令立陶宛業界損失慘重。立陶宛外交部近日委託機構所做的民調顯示,近六成民眾反對政府對華政策,另有近半民眾不信任政府,支持率接近歷史最低。
民調指出,立陶宛人對政府的信任度,從去年11月的21%跌至去年12月的17.3%;不信任度由39.6%升至47.8%。當被問到如何評價立陶宛的對華政策時,58%人持否定態度,僅13%人表達支持。相比之下,21%民眾對政府加強對台關係感到「非常負面」,37%受訪者表達「負面」。在反華問題上大出風頭的外長蘭斯柏吉斯,支持率也由21%降至15.3%,不支持率從59.8%升至66.4%。
民眾商人 怨聲載道
面對輿論壓力及民眾的質疑,蘭斯柏吉斯繼續「死雞撐飯蓋」,聲稱民調之所以顯示不利政府的結果,全因為問卷中的措詞表達不夠精確,「我可能會問立陶宛是否應該支持、同意台灣人民被稱為『台灣人』,而非詢問他們立陶宛的對華政策」;又指立陶宛的對華政策「始終如一」,「立陶宛從未改變對華政策。惟大陸已對立陶宛與歐盟採取可能是非法的措施」。
在國內商家壓力下,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與蘭斯柏吉斯「狗咬狗」,聲稱允許台灣「以台灣為名」在當地開設代表處做法錯誤,又卸責指自己事前沒被諮詢。蘭氏急忙反駁,強調開設代表處前的每一個步驟都曾與總統討論。詎料在台灣表態將設立兩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後,瑙塞達又立即「變臉」,稱對台灣設立代表處是一直支持且不變,又認為有關做法不違背「一個中國政策」。
由此可見,立陶宛政府高層的所謂外交立場,是可按照所得利益而隨時改變的。除了不少商人怨聲載道,立陶宛在野社會民主黨黨魁布林凱維丘婕,也直斥政府的外交政策釀成大錯,令所有國民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且看善變的立陶宛政府往後會否在外交上作調整,而中俄會否買帳,又是另一回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