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唔去冇話題 直擊香港故宮3大必睇位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了914件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件件珍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了914件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件件珍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了914件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件件珍品。
要數近日最熱門話題,一定離不開等待多時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坐落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樓高7層,佔地約1.3萬平方呎,內部設計及整體風格保留故宮的建築特色,9個展廳展出914件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文物,當中有不少都是國家一級文物,今日率先為大家直擊3大必睇位!同期香港藝術館及科學館也有精彩展覽,無論你熱愛歷史文物、藝術或恐龍,都能夠找到消磨全日的好去處!
必睇位1:過百件國寶級文物
今次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藏品出境外借,當中一級文物就有166件,屬「國寶」級別,包括深受清代乾隆帝喜愛的定窯白釉孩兒枕、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卷》、清白玉盤龍紐寶璽等。9大展廳設有7個恒常展覽及兩個開幕首輪特別展覽,例如「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展出179件故宮典藏,介紹清代的紫禁城;「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以時間為脈絡,不同空間為場景,展示18世紀紫禁城的生活點滴;「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為香港首個大型故宮博物院陶瓷藏品展覽,當中169件展品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而「龍顏鳳姿:清代帝後肖像」以多角度展示8件清代帝後的祭祀朝服像及畫稿。
必睇位2:Crossover特別展
潮流興聯乘,香港文化都可以與故宮Crossover,「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展出6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包括梁基爵的《慶》、陳家俊的《冥冥之鐘》,以獨特的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和收藏。其中一個開幕特別展覽「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匯聚30件中國書畫史上的經典名作,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另一個為「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精選過百件故宮博物院藏馬文化藝術珍品,以及13件來自法國羅浮宮、以馬為主題的世界藝術藏品。兩個特別展都是期間限定,展期分別是3個月及6個月,要把握機會欣賞。
必睇位3:紫禁城建築美學
除了展品外,香港故宮的外觀及建築亦很有特色,整棟建築上寬下聚,與中國古代的文物有異曲同工之妙,且注入了北京紫禁城的中軸線特色,地面、2樓及4樓均設有中庭空間,正門的朱紅色大門參考了故宮的設計,古色古香,更可看到日落的超巨型玻璃成為兩大熱門打卡位!
藝術館沉浸式體驗
香港藝術館自2019年翻新後一直是文青熱點,透過各種互動及多媒體裝置,讓參觀人士擁有沉浸式藝術觀賞體驗。即日至9月14日舉行的《想識.賞析中國山水畫》展覽設有手卷動畫投影及互動揭頁電子書裝置,讓大家了解古代山水畫構圖、詩意畫境、用色、墨技等。投影裝置讓傳統山水畫不再局限於紙上,帶參觀者走進山水世界,配合音樂,感受古人作畫時的情景。另一必看展覽是為慶祝香港藝術館成立60周年而舉行的主題展《行行重行行》,由即日起至2023年3月29日舉行,透過精選藝術館4大館藏──中國文物、中國書畫、外銷藝術、現代及香港藝術中多位知名藝術家包括吳冠中、周綠雲、陳福善、韓志勳、唐景森等鮮為人知的作品,藉着不同媒介的作品,呈現當下的轉變。
現代式展覽早就突破傳統欣賞界限,由即日至2023年3月22日由新媒體藝術家朱力行創作的《不加思索自畫像》展覽,鼓勵參加者透過互動激發創意。當中包括大型LED顯示屏、可移動的長櫈和輕觸式顯示屏,大家可在館藏中挑選眼睛、鼻子及嘴巴圖像,當移動長櫈便會改變LED顯示屏上由館藏組成的肖像,組成獨特的自畫像。於香港藝術館除了可參觀各項展覽外,更有不少超正打卡位,可拍攝出具藝術風格的相片,想拍文青照必到!
科學館與恐龍同眠
恐龍迷留意!香港科學館將於7月8日至11月16日舉行大型恐龍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公眾可免費入場。於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展覽廳中,展出各式珍貴展品,當中最大賣點是8組來自德國、瑞士和荷蘭博物館及機構的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標本。其中5組包括三角龍、異特龍、西龍、梁龍和暴龍的骨架是以化石真品和重構骨骼組裝而成,其中一組骨架標本的完整度超過9成,非常獨特和罕有。棘龍和哈特茲哥翼龍為一比一復原骨架模型,其化石真品則置於展櫃內展示。精彩展品還包括整幅埋藏狀態的幼齡蜥腳類恐龍。除了暴龍外,其餘7組化石骨架均是首次於香港展出。
是次展覽是睽違8年的大型恐龍展覽,館方結合恐龍龐大的體形和多媒體投射技術,讓參觀者有如身歷其境,了解這些史前生物的滅絕真相,並反思如何保護環境。另外,同場別開生面舉辦「與龍同眠留宿活動」,各位恐龍迷可在科學館睡一晚,看看會否發夢被恐龍追逐?
撰文:明藹寧
攝影:盧展程
清乾隆時期的彩雲蝠壽字金龍紋男龍袍,飾有9條五爪龍,另有皇帝的袍服上才能配有的十二章紋,彰顯皇帝的至尊地位和至善美德。清乾隆時期的彩雲蝠壽字金龍紋男龍袍,飾有9條五爪龍,另有皇帝的袍服上才能配有的十二章紋,彰顯皇帝的至尊地位和至善美德。
清乾隆時期的彩雲蝠壽字金龍紋男龍袍,飾有9條五爪龍,另有皇帝的袍服上才能配有的十二章紋,彰顯皇帝的至尊地位和至善美德。
清雍正時期的各色釉菊花式盤,集合多種傳統和新創釉色。清雍正時期的各色釉菊花式盤,集合多種傳統和新創釉色。
清雍正時期的各色釉菊花式盤,集合多種傳統和新創釉色。
清康熙時期使用的「四象馱水法轉水禽鐘」,工藝精湛。清康熙時期使用的「四象馱水法轉水禽鐘」,工藝精湛。
清康熙時期使用的「四象馱水法轉水禽鐘」,工藝精湛。
2樓南中庭階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超巨型玻璃可遠眺窗外美景。2樓南中庭階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超巨型玻璃可遠眺窗外美景。
2樓南中庭階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超巨型玻璃可遠眺窗外美景。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將展出8組來自德國、瑞士和荷蘭博物館及機構的史前生物化石標本,圖為暴龍骨架。「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將展出8組來自德國、瑞士和荷蘭博物館及機構的史前生物化石標本,圖為暴龍骨架。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將展出8組來自德國、瑞士和荷蘭博物館及機構的史前生物化石標本,圖為暴龍骨架。
盤龍紐「大清受命之寶」以玉石雕刻,雕上象徵帝王的龍。盤龍紐「大清受命之寶」以玉石雕刻,雕上象徵帝王的龍。
盤龍紐「大清受命之寶」以玉石雕刻,雕上象徵帝王的龍。
白釉孩兒枕來自北宋時期,由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所製作。白釉孩兒枕來自北宋時期,由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所製作。
白釉孩兒枕來自北宋時期,由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所製作。
梁基爵的《慶》,靈感來自香港故宮展出的宮廷樂器「金鐘」和「玉磬」,是糅合清代音樂與當代節慶匯演的大膽嘗試。梁基爵的《慶》,靈感來自香港故宮展出的宮廷樂器「金鐘」和「玉磬」,是糅合清代音樂與當代節慶匯演的大膽嘗試。
梁基爵的《慶》,靈感來自香港故宮展出的宮廷樂器「金鐘」和「玉磬」,是糅合清代音樂與當代節慶匯演的大膽嘗試。
攝影師羅豆與其錄像裝置作品《凝視邊界》,讓大家思索自己如何去看和被看。攝影師羅豆與其錄像裝置作品《凝視邊界》,讓大家思索自己如何去看和被看。
攝影師羅豆與其錄像裝置作品《凝視邊界》,讓大家思索自己如何去看和被看。
同場亦會舉辦「與龍同眠留宿活動」,各位恐龍迷可在科學館睡一晚,與恐龍「共宿」。同場亦會舉辦「與龍同眠留宿活動」,各位恐龍迷可在科學館睡一晚,與恐龍「共宿」。
同場亦會舉辦「與龍同眠留宿活動」,各位恐龍迷可在科學館睡一晚,與恐龍「共宿」。
南宋畫院畫家李嵩罕見的傳世花卉畫「花籃圖」,是體現宋代宮廷工筆花卉畫風格的代表作。南宋畫院畫家李嵩罕見的傳世花卉畫「花籃圖」,是體現宋代宮廷工筆花卉畫風格的代表作。
南宋畫院畫家李嵩罕見的傳世花卉畫「花籃圖」,是體現宋代宮廷工筆花卉畫風格的代表作。
清乾隆時期的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紋撇口瓶,以紅、白、藍3色相間。清乾隆時期的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紋撇口瓶,以紅、白、藍3色相間。
清乾隆時期的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紋撇口瓶,以紅、白、藍3色相間。
正門入口的朱紅色大門參考了故宮的設計,加入門釘裝飾,古色古香。正門入口的朱紅色大門參考了故宮的設計,加入門釘裝飾,古色古香。
正門入口的朱紅色大門參考了故宮的設計,加入門釘裝飾,古色古香。
於《行行重行行》展覽中,平面設計師歐陽韋漢的海報作品《重覆》上的字句受世界各地設計師和藝術家啟發,配合AR應用程式,部分海報的文字有動起來的效果。於《行行重行行》展覽中,平面設計師歐陽韋漢的海報作品《重覆》上的字句受世界各地設計師和藝術家啟發,配合AR應用程式,部分海報的文字有動起來的效果。
於《行行重行行》展覽中,平面設計師歐陽韋漢的海報作品《重覆》上的字句受世界各地設計師和藝術家啟發,配合AR應用程式,部分海報的文字有動起來的效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