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香港轉向

習近平訪港提出香港要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也要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應該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要求的最新版本。表面上看,是三舊一新,但在新的國際形勢與挑戰底下,無論新舊都不可能故步自封,都要有新的理念、新的發展格局。
以航運與貿易為例,香港在新冠疫後便不能只是恢復,也難以從恢復中把以往的成就重建。國際形勢的變化,一是國際供應鏈受疫情衝擊,開始調整,全球化的趨勢正在逆轉,但同時中國內地和東南亞的生產基地重要性提高。二是烏克蘭之戰,美國與西方正加速把世界和國際市場分割,重演冷戰的舊貌。香港與內地容易陷入美國與西方的制裁之中,發展將會受限制。
一如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香港不應放棄原有的西方市場,但不能不防西方用政治制裁來打擊香港的航運和國際貿易。與西方為主的全球化供應鏈的連接應盡量恢復,在西方還未全面顛覆全球化供應鏈之前加緊搶佔市場,使之更難從全球化供應鏈倒退與脫鈎。特別是在當前高通脹危機下,西方受國內政治限制,不敢過於以政治替代經濟。
與此同時,香港應積極開拓新的航運、新的國際貿易,例如航運方面增加對新興國家的連接。像內地中歐班列正轉南向東南亞、南亞,更趨多式聯運的靈活發展。香港可與珠三角加強中歐班列以達俄羅斯,南下印支半島,以及從中亞轉入西亞、印度、中東一線,利用西方制裁形成的市場空間和當地重建和發展的契機。
珠三角在中歐、中亞班列以至與印支半島的連接一直落後於江浙和西南各市,香港大可以大灣區的名義帶頭推動,以香港作為樞紐。一是利用沿海鐵路,通往北部灣入越南;二是經湘桂通雲南至中老、中緬經濟走廊;三是接日韓沿海,通往東南亞;四是連上俄羅斯遠東海港。香港可發展俄羅斯、中亞、中東與西亞、南亞與中國內地、東亞、東南亞的貿易樞紐,利用香港地緣優勢,進行海陸空多式聯運網絡的重組。東盟已是中國內地最大貿易夥伴,香港與東南亞有長期的緊密關係,當地發展潛力巨大,也是內地供應鏈的主要配套基地。香港把航運、貿易以及國際金融轉向東盟,應是長期優勝的戰略。
把舊的內容更新改變,香港的航運貿易還可另創新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