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新水底定位技術 克服誤差

【本報訊】海底世界變幻莫測,值得探秘研究,惟以往所用的水底探測技術有一定限制,未能確切定位。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SKLMP)去年從荷蘭引進嶄新的水底定位技術,結合多種無線傳訊技術包括人造衞星GPS、水下聲納、WiFi及藍牙,能克服以往的定位偏差問題,精準地探測珊瑚群落的定位、範圍、覆蓋率與品種。技術同樣適用於水底拯救,希望日後可廣泛應用。

由於水底未能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團隊指以往一直是在船上運用全球定位系統,配合下墜式攝影系統來進行海底調查,但由於攝影儀器隨水流影響,水面水底位置有一定偏差,而且未能準確得知海床深度,加上香港海水能見度較低,增加記錄難度。

聲納系統連接潛水員板腦

團隊於去年從荷蘭引入全新的水底定位技術,可透過三條長形浮標在水底研究範圍進行三角定位,浮標有一半露出水面,水底部分利用聲納系統,連接潛水員使用的平板電腦,水面部分則使用全球定位系統,新技術可以準確運算,得知潛水員的位置,而且海底攝影出來的影像會附有數據位置,影像會有六成重疊來製成地圖。

新技術可將下墜式攝影系統的水深5至8米誤差減至0誤差,也可有效運用在水底拯救中,能更迅速準確地拯救。新技術耗資30萬元,團隊期望未來可以引入水底機械人,配合人工智能進行海底調查,有助更準確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