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安居難 過去6年缺7.8萬單位

【本報訊】本港房屋單位供應不足,屢次被批程序繁複、新市鎮發展進度緩慢。有政黨舉辦「重燃安居希望」論壇,出席人士指出過去6年社會缺少約7.8萬個房屋單位,促政府要追落後,加快規劃進度,利用包括綠化地、祖堂地、濕地及棕地等推動房屋供應。

促壓縮程序 多管齊下力追

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郭基煇發言時指政府發展房屋土地時程序因循守舊,又稱因過往6年本港欠缺7.8萬個單位,故10年內的房屋單位供應要從每年4.3萬個提升至5.5萬個單位。他指出新市鎮發展到入伙需時約17年,當中近10年屬於規劃階段,促政府壓縮程序、加快進度。

他又稱,本港的住宅土地面積佔比僅為7%,明顯遠遠落後倫敦、紐約及新加坡等地。對於香港有約1.6萬公頃的綠化地,他形容「抽10%等於一個明日大嶼」,絕大部分是政府用地,沒有私人糾紛,較為容易發展。

本港新界北的農地、魚場及棕地等合共逾8,300公頃,郭又認為濕地與發展可以共存。對於祖堂地作發展用途方面,他斥相關機制僵化,不少村民就算有共識,但個別人士反對就難以買賣,情況猶如「拉布但冇得剪布」,強調民政事務總署必須檢視。

出席同一論壇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認為需要讓現時的公屋富戶遷出、鼓勵青年與長者共住,公屋重新分配給正在輪候的市民,又建議重設「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以整合本港房屋資源。

議員柯創盛呼籲政府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推行房屋政策,稱3年上樓政策必須與長遠房屋策略掛鈎,以便追回欠缺的房屋單位供應。他又稱,政府需設立督導委員會領導房屋土地問題,避免官僚程序繁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