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美國愈來愈力不從心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國前資深外交官、前助理國防部長傅立民早前撰文指出,華盛頓正在打一場注定會輸的對中國比賽,如果繼續選擇對抗,只會在國際社會失道寡助。這番話難免令華府政客們覺得刺耳,尤其是美國上下正陷入集體狂躁的今天,這種言論勢必被視為政治不正確。但刺耳歸刺耳,不正確歸不正確,傅立民說的全是事實。美國綜合國力每況愈下,整體競爭力早已不如中國,繼續對抗下去,勝負可想而知。

這些年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乃至新冷戰,看似綿綿不絕,招招狠辣,其實根本談不上戰略,只是對中國崛起感到焦慮而胡亂出招,企圖通過極限打壓來遏制中國。結果呢?中國並沒有停止前進,美國反而愈來愈力不從心,不得不拉攏盟友以壯聲威。

君不見,拜登上任後首次訪歐,一去就是8天,舟車勞頓,風塵僕僕,實在難為了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家。他自己也毫不掩飾地指出,此行目的就是強化美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動員全球民主國家制衡中國。這恰恰暴露美國已黔驢技窮,如果有能力遏制中國,何必如此勞師動眾?最好笑的是,拜登甚至企圖通過與普京見面,拉攏對方加入制華,未免太天真了吧?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國對抗中國既沒有戰略可言,更沒有靈丹妙藥,一味胡攪蠻纏,特朗普如是,拜登亦如是。他們也許不知道,中國經過數十年高速發展,已累積足夠雄厚的實力,根本不怕美國打壓,也不怕美國拉攏盟友打群架。

正如傅立民指出,如果美國繼續選擇對抗,只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孤立;如果美國對華政策被定義為一種道德努力,大多數國家將選擇遠離,而不是被吸引。畢竟今時不同往日,美國抱着冷戰思維發動意識形態鬥爭,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目前也許還能忽悠一些國家,但遲早會受到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