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歲女童受生父繼母長期虐待,最終因傷口受感染引致敗血症死亡,震驚社會,防止同類悲劇再度發生,頓成社會關注議題。警方今年首4個月接獲299宗虐兒個案,較去年同期的186宗,急升約六成,升幅驚人,相信與學校復課,校方更易揭發個案有關。回顧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兒童留家時間較長,不少個案都是由鄰居或大廈保安員揭發。
警務處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總督察張寶月昨出席電視節目時稱,相信今年首4個月接獲的虐兒個案數字急升,是與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學校復課等有關,教師有更多機會可以觀察,並揭發疑涉及虐兒的個案。虐兒個案中,約四成兒童會主動求助,當中過半由老師或社工報警,而綜合他們的口供,均發現受虐兒童於學校的表現會有明顯改變,譬如以往健談的孩子會變靜,對各種事情失去興趣。
張續指,疫情下兒童較少外出接觸其他人,要揭發虐兒個案,需靠鄰居、社工家訪、老師在網上視像教學過程中的觀察。她提到,今年1月有兩歲男童獨自在走廊流連,被鄰居發現報警,才知道他被獨留在家;另一個案是大廈保安員巡樓時,連續多天看見一名兒童獨留在單位內,報警後才得悉他的母親滯留內地。她又建議,老師可在網上視像教學期間,詢問學生家中情況,在疫情下要用盡方法幫助兒童。
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則指,6歲前的兒童最為弱勢,學校老師敏感度要高,除了留意兒童身上是否有傷痕,若有傷痕即時上報外;亦可觀察兒童在課堂上或玩遊戲的表現,若然持續有不尋常的表現,便應跟進。她續指,遇過有兒童在玩遊戲時,總選擇樣子「不開心」的玩具,細問下才發現他曾被父親打。周又提到,半數被虐的兒童均有特殊學習需要,而多爭拗、出現問題的家庭亦屬高危,同工均可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