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補充醫生人手 救急不能亂章

香港擁有全球最具效率的醫療系統,臨床服務、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均達世界級水平,成就在區內的競爭優勢,並曾有倡議將香港發展成為世界級醫療樞紐;但對於長期存在的醫生人手不足問題,當局一直政策搖擺,未曾認真紓解,致令問題愈益複雜糾纏並成為惡性新常態。最近政府提出「特別註冊」修例建議,免試吸引具港人身份的海外醫生回流執業,但「出身行先」卻令新安排引發更多新爭議。

目前,本港每1,000名人口僅得兩名醫生,遠低於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澳洲等國由2.5名至3.8名醫生的水平。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曾指出,非本地培訓醫生人數近年大幅減少,是醫生人手短缺的主因之一,她舉例指在2011至2020年間僅有396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註冊,人數遠較1991至2000年間的2,224人為少;而隨着人口老化,公營醫療系統承受的服務壓力將會更大,故政府有需要盡快從新途徑引入海外培訓醫生。

頭痛醫頭 政策搖擺

增加醫生人手並非單憑一次考試或一紙聘書,如何能在人手、技術、資源、配套支援和醫護信任等方面達致動態平衡,救急而不亂章,則是香港業界一直未能解決的大問題。第一,在醫療政策方面,從港英到特區,政府都頭痛醫頭式處理醫患比例不足、受訓學額少、開位升遷難等問題,以尾追跟進地擬定人力資源和人才培訓政策,再在成本考慮下,夾雜出現「肥雞餐」和「退休重聘」等「加完又減、減完又加」的人手方案。政策如此搖擺和短視,令醫護人手永遠落後形勢,故需要可讓大家安心、有信心,以及通盤而可持續的規劃和部署。

第二,對於人手安排,當局和業界的關注點集中在如何確保海外醫生具備理想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避免海外醫生「借艇割禾」地以私人執業或轉職私營醫療機構為目的?如何保障本地醫生的職位和晉升機會?但這只是憎人富貴又怕受傷害的「小心眼」,不用理會。相反,我們應觀察新方案能否吸引高水平的海外醫生?能否持續跟進和監察他們的醫德、技術和服務質素?

第三,在新方案中,提出借引外援和吸引港人回流,都屬短暫性的「救急」手段,王道的解決方法還在於逐步增加醫科學生學額,提供足夠的在職培訓和晉升機會,鼓勵他們長時期留在香港公營醫療機構服務。

第四,作為一種全新的人才引進模式,公眾和業界難免會有一些不理解、不適應和不接受,這需要大量的解釋和澄清,而最重要的是要理性地走出第一步,否則便會是「只議不行」的向下螺旋,此其一。一試定生死,容易偏重「學霸」,但並非每人都是「Doctor X」,而是以醫護團隊形式提供服務,加上他們在香港的生活上、適應上都可能需要支援,如何調整考試設計和工作安排,對於吸引和留用他們非常關鍵,此其二。

第五,引入海外醫生其實是一個專門版的優才計劃,擇優而取是唯一標準,醫技醫德兼具是唯一要求,不應以出身和籍貫作為主要考慮點,現時有關香港永久居民的條件應是過渡安排,往後應以全球良醫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