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33%癌患者憂免疫治療副作用

【本報訊】除了化療、電療、標靶藥物,近年出現的免疫治療被視為抗癌新星,但昨有調查指仍有33%癌症患者擔心新療法會出現副作用,甚至有43%人在醫生建議免疫治療後未有即時展開治療。有醫生表示,不少市民對免疫治療了解不足,指新治療可解決以往傳統癌症藥物不能處理的問題。

衞生防護中心預計2030年,每年癌症新例會增至4.2萬宗。本港在過去5年開始臨床應用新的免疫治療,透過重啟免疫系統的「識別」能力對抗癌細胞,然而,市民對其認知仍不足。香港防癌會在上月訪問了60位癌症患者,當中分別有33%及30%受訪者擔心新療法會出現嚴重副作用及治療無效,甚至有43%人在醫生建議免疫治療後未有即時展開治療,當中有88%因經濟負擔,惟全部受訪者最終在資助下接受免疫治療,而調查發現62%人經檢查後,發現腫瘤縮小或癌細胞數量減少,78%人認為副作用比想像輕微。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趙頴欣指出,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存活期可增多5年,惟化療在半年便會失效,對治療皮膚癌之一的黑色素瘤有顯著幫助。她續指,曾有肺癌患者,癌細胞擴散至腦部,在2017年開始免疫治療後,肺部腫瘤縮小,今年檢查時發現全身已沒有腫瘤,可以停藥。趙認為免疫治療可解決以往標靶藥等傳統治療處理不到的問題。不過她提醒,免疫治療曾出現停藥後癌症復發機會,對於自體免疫有問題的患者亦不適用。

費用高昂 病人諱疾忌醫

現時免疫治療可由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香港防癌會總幹事陳廣慧指,有病人因經濟因素諱疾忌醫,現時團體計劃為合資格人士提供資助,使用醫管局非安全網下的自費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