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札記:狐狸尾巴

美國的政要不時掛在囗邊,跟中國的關係是「樂見競爭,不尋求衝突」。更說「該競爭時競爭,能合作時合作」。但拜登的第二把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自從上任以來,對中國一直表現敵視態度,完全是一副反共的面孔。

布林肯在出席7國集團外交部長會議前,對記者說「美國要捍衞國際秩序,不容許中共的外交挑戰,堅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任何國家意圖挑戰這一秩序,美國都會站出來,並捍衞它」。態度堅決,但對中國的指控,卻未有提出任何事實。

4月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通過有280多頁紙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競爭法)。法案是要確保美國未來能全方位應對中國挑戰。

法案由兩黨資深議員、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Bob Menendez)及共和黨首席議員里施(Jim Risch)提出,獲21票支持,一票反對的兩黨共識下通過。競爭法表明,由於中國意圖改變國際秩序,不接受普世人權及民主等價值,法案的目標是:

一、維持美國全球的領導地位;二、保持美國的政治體系與國力;三、聯結盟友力量,建立民主同盟,捍衞國際機制為主軸。加上布林肯判斷「中國最近採取了更加具挑釁性的行動」,「愈來愈多的對抗性行為」。而競爭法開宗明義的說「中國挑戰不論規模、範圍與急切性,皆史無前例,美國應動用所有經濟、外交工具制訂印太戰略,以全方位的競爭政策和策略,應對中國帶來的國家安全及經濟挑戰」。

似乎拜登政府和國會中民主共和兩黨,都有一致的共識,未來就要把中國定為最重要的對手,甚至是「敵人」。在在把原來「可合作也可對抗」的狀態,推向「完全對抗」的方向走。大家不妨審視此競爭法的重點,從而評估未來美中的關係和事態發展的一些可能。

重點一:重組工業鏈,讓中下層的工業回流美國或可靠的夥伴手中,確保不會被中國拖着鼻子走。會撥款1,500萬美元增聘專家,指導美國商人將設在中國的供應鏈,移離中國。

重點二:協助印太地區的基礎建設並予援助,撥款7,500萬美元,援助友好國家和印太周邊國家。這是「美國一帶一路」,準備與「中國一帶一路」正面競爭和交鋒。

重點三:增強美國數位能力,並增進盟友數位能力與建構,減少對中國的倚賴。並會與歐盟、日本、台灣、五眼聯盟建立「數位科技貿易聯盟」,以抗衡中國。(明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