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兩成哮喘患者未按時覆診

【本報訊】短效氣管舒張劑(SABA)是哮喘患者常用的藥物,惟新冠肺炎爆發逾年,不少患者擔心染疫而諱疾忌醫,未有按時到醫院覆診,導致過分依賴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來緩解病情;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提醒,過分依賴使用該藥物只能治標不治本,患者的病情在短時間內受控,但亦可能因此掉以輕心,漠視氣管內壁發炎情況,導致病情惡化風險也較高。醫生建議患者在疫情下應依時服藥及自我監察,日常可改以使用低劑量的吸入式類固醇(ICS)以治療血管發炎情況,必要時才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

香港哮喘會就患者在疫情下用藥習慣和病情控制進行調查,受訪的86人中,約兩成患者坦言曾試過未有按時覆診、自行減藥或停藥,當中主因自覺病情好轉(46.2%)或控制良好(23.1%),以及擔心感染新冠肺炎(33.3%)。該會主席陳永佳指,以上均非理想做法,患者有機會病情控制轉差而不自知,增加發病風險。

此外,研究亦揭有近兩成患者表示使用SABA的需要,比疫情前增加。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指,治療哮喘以兩類吸入式藥物為主,第一類傳統處方多為SABA,可即時紓緩,屬急救藥物,一般不含抗發炎藥性;另一類則是長期預防藥物,常見有ICS、結合ICS及長效支氣管舒張劑的吸入式混合型藥物等,用以減少呼吸道炎症,以助長遠控制病情。

依賴氣管舒張劑 病情易惡化

吳指,不少患者誤以為在哮喘發作時使用SABA,得到即時解除症狀便等同控制病情,忽略需要持續使用長期預防藥物,處理炎症,導致造成過度依賴SABA的情況。他續指,如患者每周需使用3次或以上,便已屬過度使用;若每年SABA用量達3支或以上,顯示依賴情況已非常嚴重。

他建議,哮喘患者在疫情下亦應依從指示用藥,切勿自行減藥或停藥,日常應每天使用低劑量ICS,因有多項研究發現低劑量ICS能持續降低嚴重惡化,入院及死亡的風險。適逢5月5日是世界關懷哮喘日,香港哮喘會推出「哮喘日記簿」,鼓勵患者建立記錄病情及用藥的習慣,協助主診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是否理想,以及如何調整用藥策略。患者可於私家兒科專科診所及呼吸科專科診所等地領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