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疫源未堵截 逼人打針有何用

虎毒不吃兒,可是港官苛政既猛於虎,更步步向市民壓迫,威逼利誘打疫苗,否則飯碗恐怕不保,對自己人心狠,對外人卻手鬆,不斷有南亞地區輸入個案,不少帶有變種病毒,港府沒有落閘,反而大開中門,任由帶病毒者入境香港,只要走漏一個,100萬人打了疫苗也於事無補。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反應未似預期,僅約60萬人打了針,接種率未足全港人口一成,很大原因是缺乏誘因,加上副作用死亡事故趕客。港府為催谷打針,不擇手段,最新出招稱以3階段放寬食肆措施,但全部與打疫苗掛鈎,目的明顯是迫使員工及食客打齊兩針疫苗。措施出台立即引起反彈,質疑造成勞資矛盾,食肆或會解僱無法接種疫苗的員工,而市民之間亦會造成分化,有否打針的食客被安排在不同區域進食,這和種族隔離政策有甚麼分別?

眾怒難犯,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昨日明顯態度上「褪軚」,強調並非將措施「一刀切」執行,不希望有僱主因員工不打疫苗而將之解僱,稱會於本周與業界商討所謂「疫苗氣泡」的執行細節,包括不適宜接種新冠疫苗人士,進入相關處所時應如何出示相關證明等。而政府放風有意取消免費派樽檢測的服務,陳稱當局只是提出會考慮,希望市民不要誤會,取消派樽安排絕對不是懲罰市民。

走漏輸入個案難「清零」

陳局長急忙出來撲火,但市民的怒火燒了逾年,豈是三言兩語可以撲熄?疫情是全世界的事,各地如何應對,大家可以比較,心中有數,一試便知龍與鳳。與香港相鄰地區,廣東及澳門都老早控疫成功,台灣也是抗疫表表者,兩岸四地惟有香港斯人獨憔悴,未蓋棺已可論定港府抗疫不力,疫情遲遲未能平息,多次錯過「清零」良機。

「清零」的定義為連續28天、即橫跨兩個潛伏期無出現本地個案,最接近亦是最令人扼腕發生在去年5至6月,連續多日沒有本地個案,粵港澳健康碼密鑼緊鼓,防疫措施逐漸放寬,卻因為對外來海員及機員豁免檢疫漏洞,導致6月下旬起爆出第3波疫情,粵港澳三地互通立即煞停,內地及澳門及後免檢疫入境相安無事,香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波肆虐近半年,通關更加遙遙無期。

港府高層承認,疫情一日未「清零」,通關無望。打疫苗進度龜速,想今年內達致群體免疫機會極微,所以港府才心急催谷打針,但遠水不能救近火,官員明顯捉錯用神行錯棋。

港府渴求通關心切,不惜單方面調整檢疫條件,准許內地人來港免坐14日疫監,又減低部分地區例如澳紐星人士檢疫日數,雖然單向通關收效成疑,但走出正確第一步,總好過執迷不悟,開放內地人來港總好過任由南亞地區人士入境。其實本土個案多日來都是維持兩三宗,疫情最大敵人,反而是幾乎日日有之輸入個案,主要是來自南亞地區,包括菲律賓、印尼、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家。

本港上一次無本地個案為本月4日,當日7宗輸入個案,其中5人從印度抵港,均被驗出帶有N501Y變種病毒株。本港累計出現超過200宗帶有N501Y變種病毒株的輸入個案。變種病毒株殺傷力大,傳染性高,疫苗保護性成疑,只要有一宗流入社區,便會釀成大爆發,醫療系統崩潰,抗疫前功盡廢。外傭源源不絕輸入,病毒潛伏期可能多過21日,現行檢疫制度難保證百分百篩走帶病毒者。

必要時應發出「禁飛令」

南亞地區疫情嚴峻,而且檢疫制度難令人有信心,不斷讓染疫者出國,港府似束手待斃。對抗變種病毒,必須果斷,首先是源頭堵截,如要求相關高危地區要妥善檢疫才准上機來港。對高風險地區如菲律賓、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應發出旅遊警示,不接受家居隔離,有需要更應該發出「禁飛令」,停止直航來港,必要時停止外傭輸入也無可奈何。

港府漠視各界建議,遲遲不肯截停高危地區人士來港,如像歡迎輸入病毒,根本無心清零,更威逼利誘打針,種種措施都是與民為敵,殺傷力比起變種病毒實在不遑多讓。病毒有盡時,廢官禍港無絕期,市民冒險打幾多針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