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電子消費券東施效顰

澳門政府「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推出優化方案,實質8,000元補貼,香港政府「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以刺激消費為名,向每名18歲以上的香港人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卻惹起批評不絕,被指拖得太久。政府日前終於公布詳情,稱4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計劃,又被批評所選營辦商覆蓋度低,變相「泵水」大財團。而且長者若不懂使用電子支付,便會得物無所用,未能受惠,失去原有意義。

內地在這方面老早走得很遠,幾乎人人使用,在街市買餸都要「掃一掃」付款。筆者年前在廣州的餐廳以人民幣現鈔結帳,侍應生收了面有難色,拿給經理像驗屍般驗那張百元鈔票,深怕是假鈔,感覺好像付現金的都是怪胎。這次經驗令筆者感受香港的脫節。以前刷一刷金卡,是高檔支付,身份象徵,今時今日已經變成落後,早已改成輕拍便行,現在趨勢會是電子支付,不用信用卡或現金,只要有手機便可。部分銀行櫃員機亦設有無卡提款服務,時代日新月異,一不小心,便會追不上社會發展。

電子支付營辦商手續費高,令到大部分小商戶卻步,加上港人未習慣用手機付款,而政府從來沒有致力推行,所以電子支付在港始終未普及,只有約四成食肆安裝電子支付服務,有不少零售商因而未能受惠電子消費券計劃。

政府堅拒再派錢,卻選擇了更複雜的途徑回饋市民,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不知動機為何,若是想學內地或澳門,結果貼錢換來反效果,自暴其短。官員指有關計劃涉款360億元,可以為今年經濟增長帶來0.7個百分點的提振作用。開宗明義,根本上政府着眼點只是想刺激消費,令到經濟數據上比較可觀,並非以便利市民為出發點,所以批評電子消費券不方便,其實是捉錯用神,別要以為這個冇靈魂政府會轉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