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則鳴:港府「殺局」成箭靶

筆者參與議會服務合計25年,經歷回歸前後兩個時代3個級別的議會工作,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政治現象,值得和大家分享。

立法會、市政局、區議會等3個級別的議會和政府施政的關係,以及議會引導民眾對政府的看法和感受,隨着議會的職權、職責和運作的種種不同,會帶來大相逕庭的效果。回歸前後的立法局/立法會,因行政主導體制的原因,議員沒有參與制訂政策和決策的角色和責任,只有獨沽一味,監察和批評政府、質詢政府。因此,立法局/立法會所有報道的資訊都只有政府做不好,議員永遠不需為施政失誤負責。回歸後民選議席增加了,代表性擴大了,相應的責難自然成正比,再加上選舉的導向,議席利益的吸引力,議員要向選民交代的客觀規律,使質詢、批評和譴責的辛辣程度無以復加。再加上回歸將近24年了,歷屆特首在立法會沒有基本班底,施政眼界必然短視,只看5年,沒長遠規劃。如此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又豈會有好的政績呢?

區議會作為諮詢性質的小型地區議會,回歸後逐步全數由民選產生,議員更沒有制訂政策的責任,自然比立法會狂罵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

市政局本是協助行政主導的政府施政最佳拍檔,兩個市政局是負責制訂和執行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市政衞生環境及文化康樂政策的有職有權有責的問責議會。市政局的實踐證明可以培養實幹和問責的議員,不會如立法會或區議會那樣,生產只懂罵不懂做、不負責任的民選議員。在市政局年代,倘市政工作有失誤,市民只會罵市政局及議員,不會直接罵政府。本來兩個市政局合併改革是最佳選項,可惜當時的政治環境和氣氛令立法會都像中了時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降頭」,通過表決「殺局」,導致今天自食惡果,老鼠、曱甴、防疫等問題,哪一樣不是大罵政府?政府成了箭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