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一個公廁 反映沉淪

本港衞生環境惡劣,與食環署胡混度日脫不了干係。本報早前巡視各區公廁,抽取廁紙及乾手機出風位的樣本,委託專家檢測,發現幾乎全部樣本含菌量都比家用廁板高,最嚴重的廁紙樣本含菌量更高出逾19倍;乾手機出風位亦驗出含大腸桿菌,令人咋舌。實在不明白,市民年年準時交稅,為何換來就是如此低劣的服務質素?

事實上,香港公廁污糟邋遢可謂「遠近馳名」,同光鮮亮麗的金融中心地位極不相襯。港府雖在上個財政年度撥款翻新或優化食環署公廁,但不是進度緩慢,就是毫無改善。搞好公廁衞生並非甚麼困難事,只要食環署監管做好一點,工作上心一點,不容外判商敷衍塞責,根本沒有甚麼難度。然而事與願違,食環署從來沒有盡過監管責任,連申訴專員公署都忍無可忍,狠批食環署監管外判清潔服務不力,部分外判承辦商在「過往服務表現」評分中僅得0分,一樣成功中標。試問以這種態度做事,衞生情況怎會不是每況愈下?

再說,公廁廁紙含菌量高,這個問題存在已久,傳媒亦屢有報道,為何食環署長期以來不肯改善,採購廁紙的時候不改用質素較好的廁紙?在疫情驅之不散下,公廁還要藏污納垢,廁紙含菌,連乾手機出風位都含菌,這不是靠害是甚麼?

在食環署治下,香港淪為疫港、老鼠港、垃圾港,連大鼠戊肝個案都冠絕全球,堪稱特區之恥,但別說食環署官僚毫不知恥,港府更是毫無知覺,前署長劉利群竟獲升職,最是令人震驚。古人說,賞罰所以勸善禁惡,政之本也。港府偏偏反其道而行,試問怎能不寒盡天下人心?政府內部人人有樣學樣,施政怎麼可能有改善?香港競爭力怎麼可能不是跌跌不休?回歸就快24年,「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沒有行穩致遠,反而走樣變形。香港必須進行刮骨療毒大改革,否則永無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