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樂善堂小學改建過渡屋 51基層家庭已入伙

【本報訊】1949年創立、位於九龍城的樂善堂小學於前年停辦,辦學團體九龍樂善堂推行「樂屋」項目,將其改建成過渡性社會房屋,讓51個基層家庭入住,改善居住環境,租期不少於兩年。學校26間課室和活動室,改建成51個面積260方呎至420方呎的單位,供兩至3人及4至5人家庭居住,人均居住面積最少70方呎。

保留同治13年龍津石匾額

具備歷史價值的樂善堂小學在改建期間,特地保留校內多項歷史文物,又盡量維持原有結構,包括懸掛牆上、勸勉學子「仁、愛、勤、誠」的校徽,臚列當年贊助擴建校舍善長的姓名石碑,以及建於同治13年的龍津石製匾額。

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指,該校建築標準與近年落成的新校相距甚遠,負責團隊需因應每個房間的情況改裝,但校舍最大的優點是光線充足,課室和活動室多數設有大窗戶,空氣流通,適合改裝成寓所。至於採光不足的位置則改裝為洗衣房、圖書室、遊戲室和家庭輔導室等共享空間。

為增設獨立浴室和廚房,負責團隊在學校有蓋操場添置水泵、水缸、水管等,又在每個單位安裝通風口,以免開放式廚房的油煙和浴室水氣瀰漫。團隊又保留寬敞的籃球場,入住的小孩有玩樂空間。

入住樂屋的家庭需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居住環境惡劣或急需社區支援,二是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綜援家庭或收入低於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55%的家庭優先。

九龍樂善堂另外推出位於宋皇臺道及土瓜灣道的樂屋項目,提供110個單位,又計劃推出其他項目,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