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加徵股票稅

香港經濟若不能再工業化,至少按照現時趨勢,金融進一步擴大的機會頗大。一是中國經濟擴張,金融化仍然發展,借重香港作為離岸金融中心的需求,只會水漲船高地上升。二是中美矛盾不會減少,為了避美國制裁,或美國直接驅趕,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必定回流,而回流之地只能是香港,不可能是上海、深圳,或新加坡。

這兩個因素在香港現有體制、結構不變底下,還只會集中於股市和相關的金融市場,近日香港股市日成交額已達3,000億港元,相比於滬、深股市成交上萬億元人民幣,還相距頗遠,也便發展餘地廣大。

香港股市經濟的大擴張,可以推動經濟增長,但這樣的金融化裨益的主要是大財團和少數的專業和中產階級,對整體經濟的發展推動作用有限,而且會阻礙再工業化和多元化轉型,對就業或可保低失業率,收入卻有所壓抑,兩極化、貧富懸殊之勢只會加劇。面對如此趨勢,特區政府應該調整財政政策,進行合理的再分配和平衡利益,減輕社會結構矛盾的積累惡化。

剛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要增加股票交易的相關稅費,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以股市交易實況來看,加30%還屬小數,也沒有打擊股市交易的後果。交易稅費打擊最大的是大戶的頻密大額交易,作用是等同於對他們徵收多些稅款。相對於香港整體的低利得稅,以金融投機規模而言,還是九牛一毛。就算有所影響,也只是抑制大額交易的頻密操作,影響高槓桿化的賭博,對於散戶小戶、對於市場的穩健性,主要是有利無害。

今次財政預算案開了先例,政府大可逐步增加對股票和相關產品的交易稅費。由於香港作為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的功能獨一無二,帶有壟斷性質,依市場供求,政府多抽一些稅,以支持財政對社會發展的支出,屬合情合理,也合市場規律。

與股市金融相關的還有房地產。股市興旺,內外資金流入香港,本地樓價不可能下跌。特區政府不執行內地抑制炒賣地產的政策,市場投機需求巨大。要使房地產正常發展,當然是大力增加公屋供應,以保障普羅大眾的生計。在此以外,對炒賣樓房者還應如對股市投資投機者一樣,徵收多些稅費,不是以辣招抑制交易,而是開徵交易的交易稅和增值稅,單單針對豪宅,平民住戶不在徵收之列。徵富而免平民,目的在充實財政以供扶貧和社會發展。

先進的資本主義體制重再分配來達致社會平衡,為的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