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推倒保護主義 引入境外醫生

港府宣布將修例引入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但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接受電台訪問時聲稱本港醫生人手「緊絀問題不大」,並稱隨着多年來有關條例不斷改進,現時已有較多外地醫生來港執業,質疑香港「是否已經去到咁絕望嘅情況」,需要放寬醫生來港的門檻。馬仲儀「擘大眼講大話」,若本港有足夠醫生人手,公立醫院病人就不會動輒等候兩、三年始獲安排應診,私家醫生收入也不會如此豐厚。有關反對政府的修例建議,明顯只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

香港有750萬人,惟目前每1,000名人口只有兩名醫生,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包括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美國(2.6名)、英國(3.0名)和澳洲(3.8名)。本港1.5萬名醫生當中,45%於公院工作,卻處理九成醫療服務,而現時公立醫院最少欠缺660名醫生,不少醫生因工作壓力大而離職,形成惡性循環。此外,人口老化日趨嚴重,預計2030年65歲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近三成,公共醫療或將不勝負荷。醫生不足從兩方面足以反映:一是公營醫院專科輪候時間非常長,除非病人情況緊急,否則一般需輪候兩、三年始獲安排應診;二是由於本港醫生不足,私營醫療收費一直高企,很多私家醫生尤其是專科醫生的收入極為豐厚。

香港醫生人手不足,亦歸咎於醫委會及部分醫生的保護主義作祟,刻意隱瞞醫生荒,一直用各種方法延緩境外醫生在港取得正式執照。現時國際上有不少國家(如新加坡、英國及澳洲)均設有不同機制去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滿足一定條件後便可在當地取得正式註冊。可見考試並非唯一取得正式註冊的條件。政府的建議並非要取締執業資格試制度,而是在確保醫生質素的前提下,新增一條路徑讓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服務。今次政府的建議其實十分保守,來港工作的非本地培訓醫生須於認可的醫學院畢業,在當地完成實習並取得註冊後,再於香港公營醫療機構工作5至12年,才可在港取得正式註冊。相較於本地培訓的醫生於實習後便取得正式註冊,成為執業醫生,政府對境外培訓醫生的要求其實更嚴格。

掌控醫生註冊及監察醫生操守的醫委會,32位委員中,醫生佔24席,僅有8名是業外人士。醫委會成員有一半是由醫生或醫生機構選出,令人質疑「醫醫相衞」。英聯邦國家監察醫生的組織都只有政府委任醫生,未有由選舉產生的醫生代表。港府不應使專業界別具過大權力,甚或操控業內人手供應以減低業內競爭,特別是關乎港人健康福祉的醫療界。就此,港府應參考海外做法,就醫委會組成與權力進行全面改革。

醫療系統 面臨爆煲

香港醫療系統已面臨爆煲,有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既有助解決醫生荒問題,對提升香港的醫療技術亦有好處。有關醫生需獲得公營醫療機構錄取,並要在機構工作5至12年,醫人無數,已有足夠把關,筆者認為毋須一定是香港永久居民才可申請。港府必須把引入境外醫生之門再打開一點,敢於突破醫界利益勢力的阻礙,才可紓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