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腸道微生態失衡 炎症性腸病主因

全球的炎症性腸病發病率正在提升,此症無法「斷尾」,本港近10年患者數目由約3,000人增至逾8,000人。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引發炎症性腸病的重要成因之一,進食過多加工食物,如腸仔、午餐肉、雪糕及蛋糕等,當中的食物添加劑容易引致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病發。

中大醫學院早前獲美國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資助約1,550萬元,聯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建立流行病學數據庫,了解全球的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致病原因及療法。炎症性腸病可細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以克隆氏症較多人感染。現時本港有近40%市民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腸道微生態失衡。

或需長期服藥做手術遏制病情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麥詠欣表示,克隆氏症患者多於年幼或青少年時期發病,症狀包括腹瀉、腹痛、大便帶血和黏液,患者需長期服藥,嚴重者更需接受腸道手術遏制病情。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菌群與一般人不同,益菌數量和多樣性較少。研究團隊發現,克隆氏症患者年幼時期可能進食過量加工食品而致病。患者如近期攝入較多食物添加劑,亦有機會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致腸道持續發炎。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指出,不少食物都有添加劑,如乳化劑及代糖,過多乳化劑會加快壞菌生長,並抑壓益菌生長。克隆氏症患者的腸道亦含有大量奇異變形桿菌,其糞便樣本檢測率18.5%,較健康人士的6.5%為高。當患者腸道的奇異變形桿菌含量較高,益菌會降低,令壞菌量增加。增多的壞菌會直接侵害腸上皮細胞,並出現免疫異常,引起腸道發炎。

半年內獲適當診療 70%機會好轉

黃提到,一般腸胃炎和炎症性腸病症狀相似,同樣會引致腹瀉和肚痛,但後者為不治之症,前者可能服藥後一至兩周康復。若腹痛、腹瀉、大便帶血等情況持續3周,有可能患上炎症性腸病,需要求醫。黃指若發現及時,能在半年內獲適當診療,有70%機會好轉;但錯過治療黃金期,就可能需作腸道手術及艱苦的藥物治療過程,才能遏制病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