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社交媒體誰主言論自由

自從發生特朗普死硬支持者衝擊華府國會大樓後,美國的3家主要網絡公司先後暫停或關閉特氏帳戶,最先是Facebook和Instagram,跟着是特氏慣用的Twitter。最新動手的是亞馬遜,撤銷對特氏支持者愛用的Parler網絡支持。Parler社交媒體平台號稱使用者能暢所欲言,在特氏支持者當中最受歡迎,推出後成長速度非常快,許多特氏支持者因Twitter的種種限制而轉用。該平台一直依賴亞馬遜提供雲計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現今亞馬遜跟隨其他網絡公司,對特氏一派封殺不遺餘力。

「噤聲」的舉動被部分西方政界認為顯示了大型科技公司所掌握的權力太大,這些公司有能力左右網絡和社交媒體的聲音和導向,先作言論審查,讓他們聽不慣的聲音下架,此舉引發一些人質疑,社交媒體平台自主實施審查是否有違「言論自由」的大原則。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這個做法有問題,歐盟委員會委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則表示,「(社交媒體平台的)CEO能夠下架總統,而沒有任何核查和平衡措施,令人費解。」

網絡科技公司的封殺理由是散布虛假訊息,甚至宣傳暴力,為保護整體社會的和諧,網絡科技公司才被迫出手。反對者則普遍認為,封殺是網絡科技公司對言論自由的傷害,訊息是否虛假,是否宣傳暴力,不應由供應商決定。

中國網民對以上的封殺行為不無幸災樂禍,內地雖然不容許這些社交媒體流傳,一些中國外交部的官員卻不時用上,方便與外面交流。他們發表的反駁西方主流傳媒的言論或糾正錯誤訊息,卻時常被社交媒體以各種理由下架,所以使用之餘,並不相信所謂言論自由的陳腔濫調。不少內地網民都開玩笑說,特氏既然被美國社交媒體封殺,何不索性改用中國的微信、微博或TikTok,便可避開「噤聲」,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