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自掘墳墓

美國衝擊國會的後果是政府追究。一方面總統特朗普被追究政治責任,他既是始作俑者,共和黨會把一切責任推卸於他;民主黨則會窮追猛打,意圖壓制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今後的政治影響力。另一方面,參與衝擊者被追緝刑求,民主黨已經表示要把他們視作本土恐怖主義者來拘捕處罰。

對於前者,特朗普在暫避風頭之後,必然會反撲,擁護他的右翼媒體已替事件開脫,肯定事件的政治意義,把槍傷致死者封為「烈士」,早晚會把事件定性為「起義」,借此再鼓動起極右勢力的重振。1月20日的總統就職典禮可能再出事,未必是重演暴民衝擊,但恐怖主義的襲擊行為卻未必可防,極右民兵組織已聯合公開聲言繼續反抗。

衝擊國會是響應特朗普的號召,下一次便不用特氏呼籲,而是自發行動來「拯救」美國、「拯救」特朗普,會更有部署、更有計劃,不會是暴民亂衝亂撞、有槍不用。

今次事件,美國有評論質問國會的警察何在。國防部和司法部要求支援被拒,後來由副總統與國會領袖調動國民警衞軍,不經總統的正常程序,已顯示不少令人難明之處。1月20日的總統就職典禮保安會加強,難保不會仍有極右同情者滲透,那時便不止衝擊而已。

示威的暴民被刑求,必然觸動他們背後的政治與宗教組織,也會冒犯美國為數不少的右派勢力,反對政府的便不會單只極右組織,而會遍及右派組織,在7,000萬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中可能便有千萬計,美國社會的政治撕裂便肯定會加劇。獨立分離主義者便會冒出來,如要求德州獨立,如在示威中高舉內戰時支持奴隸制南方邦聯旗幟者。

美國社會將會正式出現分裂活動,這必然牽動政治,一是兩極分化嚴重;二是建制聯手打擊會進一步激化矛盾,分裂活動會轉趨極端,也多會轉入地下,美國便會面對着其他國家所遭遇的恐怖主義威脅,美國建制的應對會是愈趨專制極權,走上威權政治。美國對中國、俄羅斯、伊朗等的批評,便將在美國出現,這是世道循環。

美國內亂,若沒有特朗普,便會加快從國際撤退和走回孤立之道,民主黨拜登相信未必可以扭轉趨勢。對於中國、俄羅斯、歐盟、伊朗、北韓等,會是少了美國的無理壓迫、制裁,正可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努力建設來準備面對美國下一輪另一個特朗普(他本人或其他人)的極右攻擊。

美國國會之戰,對美國是惡運,對其他國家卻是幸運。霸權主義從來都是自掘墳墓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