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美顧慮中歐投資協定

中國與歐盟經過7年談判,去年底達成《中歐投資協定》,這預期會為中歐帶來新的突破,會為歐洲企業投資中國金融服務、電訊、電動車及其他產業創造條件。同時,中國產品輸歐能確保供求平衡,價格為歐洲國民所接受且不會高低不穩。可是,這份協定遭美國強烈反對,帶動部分歐盟國家亦不支持,所持理據是反對中國製造業強迫勞動。

先不談反對的理據是否成立,中歐投資協定着眼為雙邊投資提供更多機會和良好的制度保障,協定的達成需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以達致互惠共贏的結果。中國市場在疫後先行反彈,未來經濟及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要比其他國家更快更高,誰最早進入這個經濟增長區,誰就得益最大,中國已經被視為最能賺錢的市場之一,在商言商,又能獲取中國產品的穩定供應,歐洲不少國家都期望中歐投資協定發揮作用。

美國之所以大力反對中歐投資協定,並非單着眼於經濟貿易上,最重要的反而是北京的經濟力量帶動政治外交影響力,得以在歐洲伸延增大,對比之下,美國在該區域的話事權就會被削弱,故中歐達成投資協定,美國在歐洲將會是輸家,為了維護原有優勢,美國當然找出各種陰謀論去反對。

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歐洲的政治及軍事部署,未來必然會因中歐投資協定產生的好處而受到打擊。疫後復原經濟,是歐洲國家的優先項目,獲中國經濟快速復甦的配合,雙方經貿往來會加快復原的步伐,令歐洲國家在國際穩定政局下回復經濟增長,美國從中的政治聯盟運作,北約的軍事協定,都不是歐洲最重要目標,加上經濟力量產生對政治的影響力,試問美國怎會不害怕中歐投資協定的開展?

但正如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所說,這份協定是歐盟與中國之間的事情,應該把它和歐美關係分開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