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連續5個月通縮 衰到明春

新冠疫情由年頭爆到年尾,本港經濟大受打擊,更連續第5個月通縮!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最新的11月消費物價指數,上月整體消費物價按年跌0.2%,與10月跌幅相同,各類消費類別中,衣履價格按年下跌5.5%,即使聖誕、新年在即,市民購新衣過節的意欲亦甚低。有經濟學者指出,未來2、3個月是聖誕、農曆新年的傳統銷售季節,由於疫情打擊,至今各行業表現未有起色,市民對前景缺乏信心,預料不少商戶或在農曆新年過後結業,屆時消費物價的跌幅會高於1%,換言之,本港或面臨更嚴重通縮。

政府統計處公布上月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跌了0.2%,但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為0.3%,較10月份的0.4%稍低。在各類項目中,以電力、燃氣及水的價格在11月份錄得按年跌幅最厲害,下跌21.6%;其次為衣履,按年亦下跌5.5%;耐用物品下跌2.3%。有升幅的類別為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上升了2.8%、煙酒上升1.6%、雜項物品上升1.3%。

政府發言人表示,私人房屋租金有輕微的按年跌幅,而在低迷的經濟環境下,其他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維持溫和。不過,由於疫情的威脅仍然困擾環球和本地經濟,整體通脹壓力在短期內維持非常輕微。

學者料明年跌幅擴大

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冼日明表示,消費物價指數的走勢反映疫情對市民造成的衝擊,非必要消費品價格下跌,市民買樓意欲亦下跌,未來2、3個月是聖誕、農曆新年的傳統銷售季節,今年受到疫情衝擊,預料兩個消費檔期均表現不濟、市民對前景缺乏信心甚至感暗淡。

他又指,本地失業率持續,國際形勢不見起色,市民消費自然謹慎,不少商戶有機會在農曆新年過後結業,未來1、2月會大規模出現減價潮,預計未來的跌幅會加大至1%。他指政府現時的撥款只是有助「減緩、減慢、減少」企業倒閉,不會對消費物價有太大影響,形容就算有疫苗亦要有大量市民接種,亦要疫情明顯緩和,才會令市民有信心消費。

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則指,11月指數相對10月時是一樣跌幅,主要原因仍因為本地經濟不景,加上內地亦出現通縮的情況,有一定的競爭,但認為有一些項目,如租金亦有回升,估計未來數月的指數仍出現一定波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