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疫中心兒戲疑醫療廢料亂棄 石禮謙及區議員促詳細交代

【本報訊】政府上月宣布重開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檢疫中心,惟周三出現數十袋懷疑醫療廢料隨意堆疊於中心內,惹播毒危機。在本報及區議員多日連番查問下,衞生署拖延兩日才承認因入住檢疫中心人數增加,廢料等待相關部門及持牌醫療廢料處理商的時間有所延長,但仍拒絕交代醫療廢料內容及垃圾存放多久等重要問題。東區區議員黃宜質疑是次事件涉及的廢料為高傳染性,當局應向公眾交代。

質疑紅色膠袋屬高傳染廢料

本身是註冊護士的黃宜指出,衞生署應有既定處理醫療廢料的指引及程序,但透明度相當低,公眾毫不知情;設立檢疫中心前也無任何溝通和諮詢,當局有必要披露更多細節,包括醫療廢料內容,給公眾一個交代。

她又質疑,根據公立醫院的準則,置於紅色膠袋的醫療廢料為高度傳染性的廢料,傳染性低的則置於黑色膠袋,所以相信是次事件涉及的廢料為高傳染性。

當局並非首次不當處理醫療廢料,早在9月,東區走廊出現大量口罩、保護衣、面罩等廢料,與民居只是一街之隔,懷疑是運送過程因未有包好而散落一地,但政府卻指這些垃圾可作家居垃圾處理,被指是無稽之談,難以服眾。就如何改善、為何出錯,政府都沒有交代,面對區議會多項查詢,都只是書面回覆,從不現身區議會直接解答問題,黃宜表示相當失望。

議員石禮謙認為,入住檢疫中心的市民為了公共衞生及安全,交出個人自由,配合政府防疫,當局更加有必要提升透明度,好好交代事件,令檢疫中心內外的人都心服口服。他說:「檢疫中心要做好感染控制,才叫做檢疫中心。若留有後門,如無掩雞籠,就毫無意義。」

環境保護署表示,在檢疫中心內的醫療站所產生的廢料(例如針筒、針嘴、未消毒的化驗所廢料等)屬於醫療廢料,須按嚴格要求妥善包裝、儲存,並交由持牌醫療廢料運送商運離檢疫中心處理。而檢疫人士所產生的生活廢料,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感染控制指引,收集後亦會交由持牌醫療廢料運送商運離檢疫中心處理。環保署正與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協調改善廢料處理的流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