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技術官僚上位 折射治理趨勢

進入年末最後一個月,省部級人事調動繼續深入進行。福建、海南、四川、甘肅、黑龍江等省黨政首腦聯動調整。截至目前,全年已有10省省委書記、19省省長換將。而從目前省級大員年齡結構來看,在明年至後年上半年的集中換屆中,至少還將有10省書記易人,進一步加劇人事格局深度洗牌。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由基層縣市逐步成長起來的黨政幹部外,技術官僚正在成為地方諸侯的重要來源,來自央企、高層智庫、高校,其專業集中在軍工、醫學、經濟、農林水利等領域。這既與改革開放初期的「工程師治國」有所類似,更體現出當前經濟社會治理的着力聚焦點。

本月1日同步履新福建、海南省委書記的尹力、沈曉明,都是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醫學博士。醫生從政擔任部長並不鮮見,但主政一省,還是歷史首次,且是一炮雙響,更為罕見。公共衞生、疫病防控等問題正日益成為社會公共治理的難點與重點,「看病難」是民生3座大山之一,而醫療健康產業又是拉動消費升級和擴大內需的新增長點。這令醫學專業人才有了更大用武之地。而他們的「海歸」履歷對於開闊國際視野、推進對外開放也是加分項。

新上位的技術官僚中,很多人還是同一系統甚至同一單位的同僚、舊拍檔。「軍工系」繼續高歌猛進。新任浙江書記袁家軍、湖南書記許達哲,與黑龍江書記張慶偉、廣東省長馬興瑞均曾擔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管。而遼寧書記張國清曾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經理。新任四川省長黃強出身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張慶偉是西北工業大學的師兄弟,又是張慶偉擔任國防科工委主任時的秘書長。軍工官僚兼具科技、工業、軍事背景,契合現時科技化、智能化、工業化及發展實體經濟、優化產業結構的趨勢。

官方高層智庫學者也在本輪調整中崛起。新任吉林省長韓俊、海南省長馮飛,都長期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任職,分別擔任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國研中心是最重要的財經智庫之一,現任國務院副總理兼中財辦主任劉鶴曾擔任國研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十八大後,韓俊調任中財辦副主任兼農辦主任,後改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馮飛升任工信部副部長後不久空降浙江。如今分別調任農業大省吉林、自貿試驗區海南,得益於其專業背景。

產業升級 環保吃重

同為「清華系」的前後兩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李干杰,目前分別擔任北京市長、山東省長。環保在國家全局工作中分量愈來愈吃重,污染防治位列3大攻堅戰之一,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又是產業升級的重要要求,帶動了環保官員的走高。

遼寧省長劉寧、安徽省長李國英曾同時擔任水利部副部長,水利不僅關乎農業振興,也關係到人居生活,並且是基建投資的大項。可以說,技術官僚上位背後的用人導向,體現的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與治國理政方略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