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只能強制

香港疫情惡化,政府的應對策略雖然加緊,卻有眾多顧慮,也明言政府沒有資源能力強制執行政策。香港市民守法意識勝於歐美,可是病毒已散播社區,源頭不清,也難以追溯,只有爆發後才可以偵查。以病毒傳播的14天或倍數的周期,有頗長的時間才可有機會加以控制。

整個形勢,按政府現時的政策取向,並不樂觀。即使政府顧及經濟,不願封城停市,經濟活動仍然會受大挫傷。內地與香港是封關,內地的需求不能外溢香港,依靠本地需求已不足以維持現狀,更何況疫情打擊,消費大跌,投資缺乏。

疫情打擊香港與內地及海外的經貿往來,又難有短期恢復期望,本地經濟的情況只會進一步轉壞。甚且實體經濟狀況與市場心理預期互相影響,更會成惡性循環之勢。2020年衰退已成定局,2021年亦未必可以恢復,至少不易回復疫情之前的經濟。

在這樣形勢底下,政府正處於兩難困境。要延續紓困措施,經費龐大,伊於胡底,香港的儲備終歸有限。可是,經濟依然陷於衰退,失業者眾,收入下降,正構成經濟進一步衰落的趨勢。政府不以財力干預,不但失業者經濟困難,更會造成家庭與社會問題,政府難以坐視不理。不然,抗議又起,讓港獨勢力有機可乘。

但是政府紓困撥款,也必然引起各方爭奪,不患寡而患不均,爭奪政府資助勢必激烈。政府軟弱,便難以擺平,結果會支出大增。政府若只是對最弱勢者稍加補助,或許可免他們受苦,卻對刺激經濟無用,難以把投入的公帑轉變成經濟復甦力量,徒然消耗儲備。

特區政府怎辦?香港怎辦?

特區政府無論怎樣,都要保弱勢。社會福利只能加強,不能抑制。失業救濟只能納入現有社福體制之內,加快審批。此外,便應學美國,大規模地提供免費食物的供應,至少保住一日兩餐的基本生活條件。

至於用擴大就業來吸納失業人口,可做卻未必有大效果。一是政府製造就業有限,也沒有工作需要,倒不如把涉及公帑增加社福中的失業救濟,和提供津貼的轉業培訓。但後者要考慮疫後就業要求的變化,培訓着重新技能、新知識,更可以與內地合作,增加本地失業人口到內地再就業的培訓。

除此以外,特區政府可做的有限,最關鍵的是把疫情抑止,使民生經濟可以恢復。這方面還是內地的經驗,強制全民檢測,把社區隱藏的病毒揭露出來,危急之時只能用非常方法。

特區政府能夠強硬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