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逢中必反 故步自封

部分香港人聞中色變,逢中必反,早已見怪不怪。施政報告提出設2,000個名額供本港大學生到大灣區就業,企業每聘請一名大學生可獲1萬至1.8萬元資助,耗資約4.3億元,結果有人致電烽煙節目,批評「未見過一個地方嘅政府會將最寶貴的資源咁樣送畀人」,不知好嬲定好笑。

先別說今時今日遍地大學生,大學生是否最寶貴資源有待商榷;就說經過黑暴一役,本地及外資僱主皆聞大學生而色變,加上疫情夾擊,今年就業情況之差有目共睹,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絕非新聞。明乎此,港府資助大學生到大灣區就業,其實只是提供多一條出路,何況這絕非強制性,沒有人拿起槍指着「最寶貴」的大學生個頭,逼他們必須讓政府送去大灣區,這些盲反批評是否合理,大家心中有數。

在黃絲眼中,舉凡涉及內地的政策都必定是有陰謀、有景轟、搵香港人笨實,他們永遠不會看一看周遭環境,更不會看一看自己有甚麼叫價能力,總之香港最好,內地最差,這就是他們的真理。問題是,香港產業結構單調,發展已到瓶頸,未來惟有融入大灣區與粵澳互補長短,發揮協同效應,方能有所作為。年輕人適應力強,包袱也較少,到大灣區就業未嘗不是好出路,怕只怕大學生故步自封,政府出錢也不屑去罷了。

當然,香港之所以愚民刁民氾濫成災,反中亂港之所以大有市場,說到底是港府無能。回歸23年來,港府一直被反對派和外部勢力牽着鼻子走,國民教育固然束之高閣,黑暴又是要中央出手收拾殘局,現在連做一份施政報告,也疑因中央不收貨打回頭而拖延一個多月才發表,結果又被有心人盲反。

香港這23年皆在吵吵鬧鬧中虛耗,廢官一遇阻力即跪低,以致一事無成。要是繼續為官避事,就算中央如何出手扶持,終究也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