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清零時間表

香港的經濟與社會恢復,或重新出發,決定因素是甚麼時候可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達到確診者「清零」的標準。這應該是社會的共識。施政報告說要走出疫境,這是當前政府第一要務,但是怎樣走出呢?

施政報告說特區政府一直嚴陣以待,不敢鬆懈,抗疫工作也一直保持高透明度,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特首林鄭月娥親自領導與指揮,因應不斷變化的情況而適時調整措施,多管齊下遏止疫情。施政報告沒有用慣常的張弛有道的說法,但強調防疫工作殊不容易。

這都是特區政府的自我表揚,卻沒有一句提及今年以來疫情幾經波折,當前更面對可能失控的風險。

香港防疫治疫表現並不惡劣,勝過歐美印度,勝過新加坡,差可與日本、南韓比較。然而,香港人口較少,看起來的確診和病亡人數較少,但實際比例不低。可是,當香港與澳門和內地比較,防疫治疫的能力與表現都相差頗遠。施政報告是否應該作出報告,把疫情變化和政府應對之策清楚羅列,並將之與內地及澳門乃至台灣比較,以此作出反省和檢討,並據此提出改善和應對當前新一波疫情爆發之策?這可能更顯示出港府防治疫病的能力、決心,也可以令社會信服政府的防治施政。現在,施政報告只是自讚,說現有成果得來殊不容易,會否是典型的官僚口脗、官僚心態?

施政報告承認新冠肺炎疫情將反覆持續一段時間,故此要時刻為下一波疫情做好準備。怎樣準備?最有效的方法是全民檢測,以及嚴格控制社會的社交接觸。但如上次中央政府支援的「願檢盡檢」社區檢測,施政報告還猶豫不決,只說 「或再次推行」,或許特區政府着意市民(哪些市民?)的支持與配合,寧願不顧疫情失控對弱勢社群的無情打擊。國內外的例子已經清楚告訴特區政府,這也是科學,不過不是香港專家、特區政府和林鄭月娥所願意接受的科學。

當前疫情正在加劇,而且外來輸入的風險也正在大增,內地已有多例進口急凍食品包裝帶病毒傳染。香港進口急凍食品尤多,也多從高風險的歐美地區而來。疫情已在社區散播,不少是無源頭的,若加上輸入風險,形勢並不樂觀。而香港經濟民生受損嚴重,不能再讓疫情拖延下去。急迫清零是市民生命、社會民生的大事,不管特區政府官員怎樣自我感覺良好,也應放下身段來應急,首要是定出清零的目標和時間表。有了目標,官員也不會疏忽散漫、自吹自擂。有了目標,社會更可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