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貼一到 劏房加租

本港公屋供應嚴重不足,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升至5.6年,不少基層家庭被迫瑟縮在租金高昂、衞生惡劣的劏房。港府無力挽救現況,只能大灑80億元減輕市民部分負擔,《施政報告》指,將以試行方式為輪候公屋逾3年的「N無人士」提供現金津貼,目標明年年中起接受申請,同年7月起派發,料惠及約9萬個住戶。政府消息指,每月金額介乎1,200多元至3,800多元(見表),為期3年。有基層批評《施政報告》僅值1分,因津貼無法解決租金高昂的根本性問題。

報告指,試行計劃將為非公屋及非綜援、輪候公屋逾3年及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一般申請住戶」,即二人或以上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提供現金津貼。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津貼額定於綜援租金津貼一半,預計將由港府通知有關家庭合乎資格,毋須自行申請。由於綜援屬社會安全網,相信申請人是社會最基層市民,認為津貼額不應高於綜援租津。

「非長者一人申請」不符資格

消息續指,一般申請住戶的「上樓目標」是3年,輪候時間卻高達5.6年,期望計劃可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的生活壓力,惟「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採用計分制,不設時間目標,故不符合資格。考慮到部分輪候公屋家庭或會「加人減人」,將要求申請人聲明其家庭狀況等沒有改變,並填寫銀行戶口等資料方便過數,強調當局會不時抽查個案,如申請人未有如實作出聲明,將作出跟進。

輪候公屋4年的基層街坊梁女士指出,目前與兩名子女居住,料每月可獲約2,600元津貼,惟其居所租金高昂,月租達8,000元,生活拮据,批評津貼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形容自己「無期望,所以無失望」。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亦批評,市民已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計劃卻未有惠及非長者單身人士的公屋申請人,促放寬申請資格。

安老院舍設施至少等6年

另外,本港社福設施不足,不少長者「等到死」亦未獲安老院舍宿位,《施政報告》提到將研究為公營房屋項目增加地積比率,以供應約5%總樓面面積作社福設施用途,同時不影響原定建屋量。政府消息透露,指標有助社區增加資助安老院舍等設施,但由於部分項目即將動工,難以再作更改,預期未來5年開工的項目均難以達標,首個達標項目或需時6至8年,即最快2026年才能落成,首批將集中在新發展區,例如東涌新市鎮、古洞北及粉嶺北發展區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