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突然宣布,要押後發表今年的施政報告,以便爭取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她剛收到中央通知,由於有關措施涉及範圍非常廣泛,部分項目需要與相關部委研究,故她將於十月下旬赴北京,參與部委協調會議,以便中央作出決定。她希望爭取十一月底前在立法會會議上宣讀施政報告,確實日期視乎與相關部委的磋商進展。

雖然特首對押後發表施政報告原因說得冠冕堂皇,傳媒普遍對背後原因有所懷疑。有一說法是因原定在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的時間,剛巧與國家領導人主持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撞期,故不得不押後。不過這個說法不足服眾。就算真正撞期,特首分身不暇,既然施政報告已經完稿,大可押後一周發表,不需要親自赴京與部委商量。至於因爭取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而令施政報告延期發表,這個解釋也未能釋疑。施政報告撰寫時間長,過程反反覆覆,如果有部分措施需中央政府協助,理應一早已經溝通了,中央也回應了,怎可能到最後一刻,施政報告文稿撰寫完成,相信英文本也翻譯好,才突然押後,需要與相關部委溝通?

過去特區政府發表施政報告,都被看成是內部事務,不需先呈交中央批准,只是報告完成後備案。像今次臨時押後,需赴京見部委磋商,是中央對這份施政報告拒絕收貨,發還重寫。如果發還重寫的假設為真,那就是中央一改過往態度,打算對香港事務採取積極態度,加強參與,而不再是聊備一格去接受諮詢。

我們無緣讀到原來那份施政報告,無法評論,也無從與他日重寫後的一份比較。本來經過「反修例」動亂,再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蹂躪,相信市民對這一屆特區政府再無懸念,也不會對這個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具前瞻性地為香港日後的發展找到方向寄以厚望,只希望林鄭能老老實實,善用我們的珍貴儲備,在任內一年多為飽受困擾的市民減輕痛楚,好等種種衝擊和折騰過去。至於具高瞻遠矚帶香港走出低谷的大計劃,最好交由下一任特首去籌劃。

領導人在深圳慶祝大會講話,已表明中央調整策略,大灣區發展由多頭馬車改由深圳領軍。香港未來出路也由走國際路線的領頭羊改為配合整體發展的一個角色。因此這次施政報告發還重寫可能有兩重意義,一是中央角色轉變,由被動諮詢轉為積極參與;二是要求香港在建設大灣區過程中把功能和責任具體化,不是昔日那種對中國長遠發展和規劃採取事不關己、虛應故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