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每四千人一個患夜盲症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若視力減退,生活便會大受影響。我們的眼球視網膜上遍布感光細胞,其中視桿細胞(rod cell)大多分布在視網膜周邊,負責周邊視力和夜視覺,當視網膜色素出現病變或退化時,就會形成夜盲症,該症平均每四千人有一個患者。有醫生指,夜盲症的成因主要是基因問題導致,目前尚未有徹底的治療方法,呼籲市民若家族有遺傳,盡早進行眼科檢查。

眼科專科醫生霍頌天表示,夜盲症屬頗為常見的眼科遺傳病,平均每四千人當中就有一人患有夜盲症,主要由先天因素所致。其遺傳方式眾多,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及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等,其中最嚴重是隱性遺傳,患者有機會在十多歲出現症狀,至中年約四十多歲時完全喪失視力,患者若愈年輕病發,情況就愈差。

不過,霍亦稱,患者病情惡化的速度及嚴重性因人而異,即使同卵雙胞胎病情發展亦會有所異同。他認為,若家族中有人確診,其他成員最好亦接受徹底檢查。

嚴重時日間視力亦下降

夜盲症的初期症狀有黑暗環境下,整體視力下降,至中期及嚴重時,日間視力亦會下降,視野更有機會收窄。霍頌天指出,患者亦有機會在沒有光源下,難以看到其他事物,導致晚上行動能力受影響,若需晚間出門,患者便需特別注意周圍環境,或考慮隨身帶備電筒。

目前沒有完全根治方法

夜盲症目前沒有完全根治方法,即使是基因療法,亦只有一種可以醫治,但其成本相當高昂,尚未普及。即使完全失明人士可以考慮植入晶片,但同樣價格昂貴,未必人人能夠負擔,同時亦未普及於社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