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聯合國安理會屬落伍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於各國爆發的威脅下,聯合國大會未能讓各國領袖聚首一堂,只能在所屬國家以視像發言。正因為越洋發言不用太拘謹,有發言的國家領袖提出了尖銳問題,其中一項是運作了一段長時間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應否按國際發展而改革,目的是讓安理會更能發揮維持世界秩序的功能。

安理會的制度誕生於二戰末期,由同盟國幾個主要領袖設計出戰後的國際秩序。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構想安理會的組成,將中國納入為成員,借地緣關係看守蘇聯,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則邀請法國加入,設計出歐洲屏障制衡蘇聯,美中英法蘇就此組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雖然安理會亦設十席、每兩年輪換的非常任理事國,但這批代表並沒有否決權,也沒法連任,權力最終歸五個常任理事國。

事實上,不少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領袖對聯合國運作提出很多質疑,計有形容安理會將逾七十億人的命運留給五個國家擺布,既不公平,亦不能持續,需要適時改革;更有領袖提出,如果安理會仍然故步自封,就會帶來國際間對聯合國的信心危機。

現時國際關係的變化,以及各地區國家的發展,必然與二次大戰後截然不同,非洲國家富強起來,發展中國家影響世界市場之大,都有翻天覆地的影響性,但這些國家在過去七十五年來,在聯合國並沒有影響力。

要既得利益者放權並不是容易的事,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會否同意其他成員提出的改革,例如五個常任理事國及十個非常任理事國一同議政,決定權就落在投票結果?但這個改革必然遭五個常任理事國反對,改革是何其困難。然而,碰上困難就拖住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壓力增加就有機會突破,難道國際還會接受一個用了七十五年的產品去管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