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放軟手等疫苗鑄大錯

新冠肺炎繼續在世界各地爆發,世界衞生組織周日錄得全球單日破紀錄新增三十萬七千多宗確診,印度佔九萬四千多宗,美國和巴西各有逾四萬宗。歐洲的英、法每日平均新增三千多及七千多宗。歐美多國過去不止一次實施限制國民聚集的措施,而每當感染數字下降,就急不及待放寬防疫,更開放旅遊,造成交叉感染,至今疫情仍未受控。

美國由特朗普領導的抗疫戰可謂全軍崩潰,該國感染及死亡人數都是全球最多,問題出於大美國主義,以為以先進醫學能力就能克服疫症挑戰,結果剛剛相反,疫症揭出美國醫療體系的弊端,可惜美國政府並沒有頒布強硬防疫措施,特朗普一時一樣,惡果自受。

歐洲疫情持續,這要歸咎於他們的自由浪漫主義,甚或有國民上街抗議控疫措施嚴厲,損害他們的人身自由。抗疫及人身自由兩者不停比併,疫症伺機傳播。

不少國家抗疫的謀算,認為現時做最大程度的控疫,等待十一月之後有新冠肺炎疫苗面世,疫症威脅將得以解除。無疑現時國際上有三十多種應對新冠肺炎疫苗正加緊測試,部分更進入最後階段,有望年底前獲批出註冊使用。不過,這個被動的期望,對疫情大爆發的國家來說,兩個多月時間會否過長?期間會失去多少生命?

是不是有疫苗就等於解除所有疫症威脅?千萬不要太天真,新冠肺炎能夠長時間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染,其基因能夠因應不同地區產生各種變化,從而傳染開去。新疫苗能否殺絕不同地區的新冠病毒,接種多少劑才能安全,打針後會否出現副作用,可能是另一種新挑戰。

現時各國醫療系統已表明難以承受不停新增的感染,倘若各國仍然採取放任態度等候疫苗,恐怕疫苗未到手,醫療系統已爆煲,將會後患無窮。所以,最佳的做法是收緊防疫措施控疫,再待疫苗做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