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醫:中藥補腎養肝 治膝關節疼痛

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身體難免會有消耗勞損,常常會聽到公公婆婆說到疼痛的問題,而平常的關節、肌肉韌帶損耗過度,失於保養,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機器,容易出現許多毛病,尤其是膝關節承載了我們一身的重量,長期的勞損易導致膝關節疼痛、無力,症狀甚至會牽連到小腿、足踝位置。

膝關節疼痛無力在香港非常普遍,以往都是以老年患者為多,但近幾年發現有年輕化趨勢,與年輕人生活習慣、受寒有關。現代人生活不規律,容易損肝傷腎,中醫所說腎為先天之本,主骨,肝主筋,肝腎受損則筋骨容易受傷。另外,感受風寒濕等外邪、貪食生冷寒涼之品,或外傷影響,所以關節疼痛整體來看是以肝腎不足、筋骨損傷為主要原因。在中醫治療方面應以內外兼顧,內服中藥以補腎養肝,外治使用針灸揉筋壯骨,以減輕疼痛及疏通氣血,減少疼痛發生的頻率。

近年的研究表明中藥能促進保護關節的合成物質,降低破壞骨關節的物質生成,故可通過針藥結合以補肝腎,強筋骨為原則,以獨活寄生湯為主方加減,常用中藥為獨活、杜仲、牛膝、桑寄生、秦艽、人參、茯苓、細辛、當歸等以補養肝腎之不足,祛風通絡,養血止痛。再根據個人體質差異及症狀表現加減藥物,如濕氣重可加薏苡仁除濕,因寒邪引起的疼痛較重可加亁薑等。

針灸 艾灸 疏通氣血

針灸治療選穴多用膝眼、犢鼻、梁丘、陽陵泉、陰陵泉等穴位,局部取穴以疏通膝關節局部氣血,通經止痛、養筋活絡。中醫治病求於本,遠端取穴則選加肝俞、腎俞、氣海以補氣益肝腎。膝關節疼痛多以肝腎不足及風寒濕邪所引起,可選用艾灸療法,灸肝俞、腎俞、大杼、絕骨,以強筋健骨,補腎益髓。

在治療的情況下,切勿進行強烈運動,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時做深蹲鍛煉大腿四頭肌和拉鬆小腿肌肉,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鍛煉,以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及肌肉強度。

膝關節是我們全身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受損及疼痛嚴重會使活動受限制,造成生活困擾,為避免損傷,我們應給予重視,平時可按摩、熱敷膝蓋,以減輕膝關節負擔,在發生疼痛及不適時須及時重視。若有任何不適或疑問,請諮詢專業中醫師,切勿聽信偏方,延誤治療。

註冊中醫師杜正山博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