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署縱容 回收亂龍

歷時年多的反修例暴亂加上疫症衝擊,雖然近日稍為平息,卻凸顯出政府環保政策漏洞。消費行業漸回復生意,回收玻璃樽開始恢復,但發生越區搶收違規行為,環境保護署袖手旁觀。政府按港九新界地區批出三份玻璃管理合約,由兩個承辦商承辦免市場壟斷,近期九龍區接連發生跨區「插旗」收樽,更有承辦商司機越區偷樽事件,負責監管的環保署卻隻眼開隻眼閉,沒介入糾正令分區收樽制度名存實亡。另廢膠回收業在沒有管理規劃下,近期大批回收店關門,令大批廢膠無人要。有議員批評,署方監管不力,默許發生打擊對手的行為,長遠恐怕出現市場壟斷惡果,窒礙本地環保業發展。

港島承辦商涉過海收樽

在三份玻璃管理合約中,港島(包括離島)及新界區的合約由「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取得。惟碧瑤近期被指在九龍區越區收樽,四月推出「愛回收」流動應用程式,清楚標示在深水埗、油尖旺及觀塘的多個油站設置玻璃樽回收站;又以私營合約為九龍區部分酒店提供回收服務,包括收樽。更甚的是,碧瑤有司機被揭到深水埗北河街街市擅取應由九龍區承辦商回收的玻璃樽,環保署雖然知情,但無正視處理。

九龍承辦商屢投訴無果

負責九龍區玻璃樽回收的承辦商、「香港玻璃再生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華洪回應本報查詢時證實,早前發現北河街街市的收樽量有異,追查後發現被另一承辦商的司機取去,曾多次向環保署投訴,但對方反要求出示證據,最後要在回收桶安裝追蹤器,聘請私家偵探搜證,結果追蹤到回收桶被送到屯門,是另一承辦商的廠房附近,由於事態嚴重,他們已將資料交環保署,但署方至今也沒採取任何行動。

馮續指,偷樽事件至今仍偶有發生,以北河街街市每晚可回收約一公噸樽計,每月少收二、三十公噸樽,小數怕長計,造成一定損失。

碧瑤回覆本報查詢時指,由於是司機私自到九龍區回收,公司得悉後已即時解僱涉事司機,以及訓斥其他司機並加強監管。環保署回應則指,是承辦商的內部問題,不作評論。不過,馮華洪就認為:「環保署有責任要求承辦商備存所有收樽地點的紀錄,以供核查。」

至於在九龍區開設回收點,碧瑤解釋稱,已主動和九龍區的玻璃管理合約服務承辦商溝通,會代為暫存玻璃樽,對方可隨時取回;至於酒店的回收服務則屬於一站式合約,當中包括回收不同類別可回收物。

署方辯稱根據合約處理

環保署回應更指,「愛回收」App是由「碧瑤愛回收有限公司」開發,與玻璃管理承辦商「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是兩間不同註冊有限公司,該署只根據合約處理與後者的事宜。

「兩間公司係同一個鼻孔出氣!」馮華洪認為是有人鑽空子,相關酒店原先由他們提供收樽服務,只是突然出現碧瑤所謂的「一站式私營回收服務合約」,限制酒店和其合作,這是不道德的行為。「我哋先係嗰區嘅承辦商,現感覺似畀人摑咗一巴!」他認為回收服務應是良性競爭,而非弱肉強食,環保署應加強規管。

議員促政府介入遏壟斷

議員葛珮帆認為有關行為明顯是打擊對手的方法,無懲罰機制不合理。她指:「大集團可以開設好多唔同名嘅子公司去做嘢」,環保署若不介入,長遠恐會出現市場壟斷,署方必須盡快堵塞漏洞,不能以佛系態度處理問題。記者陳素貞、朱先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