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學者斥港府淪炒賣口罩幫兇

【本報訊】港府在疫情緩和之時才向市民派發可重用口罩,由籌備以至宣布派發口罩過程更因透明度不足惹來種種疑雲,更要「擠牙膏」式交代,打擊市民使用可重用口罩的信心。有學者及議員均批評港府派口罩措施做得太遲,沒有急市民所急,在當初一罩難求情況下更淪為「口罩荒」的幫兇。

拒一早交代 枉市民通宵排隊

本港幾乎是全球最早出現口罩荒地區之一,農曆新年後最嚴峻,一罩難求下一盒口罩曾炒至五百元;每當有口罩開售便有大批市民通宵排隊,更有基層家庭一個外科口罩重用一個月的慘況。

至於鄰近地區,澳門早已實施「一日一口罩」,台灣政府三個月前已在市面徵收口罩,以防口罩荒,目前全台每日生產近二千萬個口罩,足以應付日常所需,亦可作為戰略儲備物資,應對日後可能出現的疫症。新加坡在二月一日起向全國每戶免費派發外科口罩,當時當地僅十宗新冠肺炎輸入個案,病毒尚未在社區擴散。

台灣、澳門及新加坡全民有口罩之際,港府聲稱會努力全球搜羅口罩,結果採購失敗,更反智地要求高官不戴口罩,與防疫背道而馳。近日本港疫情放緩,港府卻突然宣布「全民派口罩」,消息一出旋即惹來極大回響,批評港府在口罩供應緊張過後才有措施,意義不大。

港府由籌備到生產,以至宣布派發可重用口罩,透明度亦不足,創新及科技局「自爆」, 原來港府早於一月尾已籌劃生產可重用口罩,二月物色材料,三月起量產,均沒有向市民交代。

聲稱加入專利技術 貨不對辦

港府一度又拒絕披露可重用口罩生產商,過程又沒有招標,更引起各方揣測,被質疑涉利益輸送,黑箱作業,直至被揭發後才一一交代。同時,港府介紹可重用口罩時,因沒有交代改良過程,又惹來貨不對辦疑雲,被質疑口罩無加入當局聲稱獲得專利及獎項的「弱磁場防污染」技術,種種甩漏令市民信心大減。

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批評港府太遲派口罩,變相淪為加劇「口罩荒」幫兇,若港府一月底已公布相關計劃,市民自然心裏有數,不會盲搶口罩,令口罩價格愈炒愈高。身兼醫生的議員郭家麒則批評港府在最水深火熱之時,沒有急市民所急,港府在疫情受控之際才派口罩,做法虛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