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緊急服務研重啟 公院長龍疏導以年計

新冠肺炎疫情稍有緩和之際,醫管局正考慮下月重開非緊急服務。有前線醫生指出,目前公立醫院累積的求診或需以年計時間,才能清空目前積壓的門診及手術輪候隊伍,希望醫管局能針對骨科、內科等重災區的門診及手術方面,提供額外資源,協助清理輪候檔期。病人關注組織認為,重新啟動公院非緊急服務未有細節,促當局盡快商討落實疏導,避免重開後會因其他因素令服務又再拖延。

醫管局二月起削減非緊急服務,包括延後大部分預約手術及檢查,如例行內窺鏡、腸鏡、氣管鏡檢查及心臟檢查;專科門診覆診有一半需延後;專職醫療門診及普通科門診覆診亦削減,相關服務有望下月開始陸續恢復。

手術無期 腳傷病人痛到企唔到

然而各專科門診的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均以年計算,當中骨科及內科均較嚴重,在疫情襲港前,即截至去年底,港島西聯網的穩定新症患者均需花近三年半才可見醫生,其他聯網也要等逾兩年。若骨科病人要換關節,情況更惡劣,除了要排專科門診,亦要再排手術隊,以積壓最多等換關節病人的新界西聯網為例,病人前後至少要等七年半才做到手術。內科及眼科輪候時間亦嚴峻,穩定新症要等至少三年。

有左腳十字韌帶斷裂的患者稱,原定於三月尾到醫院覆診,但卻因疫情推遲到六月,醫護亦無法告知何時可做手術。他坦言,平日連走路都困難,無法長時間站立,傷口亦痛楚難當,擔心影響工作,心情十分沮喪,盼公院盡快恢復專科門診服務。

建議集中人手充裕醫院接新症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公立醫院非緊急服務停擺多時,部分人手被分派至隔離病房工作,只能用以往甚或更慢的速度處理輪候個案,情況並不樂觀。她建議,若果確診個案持續減少,建議集中在人手及病床相對較充裕的醫院接受新個案,例如是瑪嘉烈及威爾斯醫院,其他的醫院則可以騰出人手回復日常工作。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非緊急服務暫停三個多月,正在輪候服務的新症及手術患者均推遲治療,擔心目前需接受復康治療的患者,會因為服務暫停影響復康進度。他認為,即使醫管局計劃下月重開非緊急服務,但仍未商討具體重開的細節,促當局盡快商討落實,避免重開後會出現其他因素,讓服務不能如期進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