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港童觀點狹窄 難從遊戲中學習

【本報訊】東華學院於一七年起參與跨國研究,團隊共招募近六百位來自香港、阿根廷、丹麥、英國和美國的五歲、七歲兒童及家長,探究兒童和家長如何理解遊戲和學習的關係,以推動香港教育實踐真正的「遊戲中學習」。結果顯示,香港兒童遊戲觀全球最狹窄,另港童視「用手機」為遊戲的比例亦是全球最高。

與遊戲分割 學習定義傳統

是次研究以一套三十六張的活動卡為主要研究工具,包括十八張「遊戲活動卡」及十八張「日常活動卡」,涵蓋了飲水、盪鞦韆、學結他、使用電話等活動卡。參與研究的五歲及七歲兒童需要將三十六張活動卡先後分類為「遊戲」或「非遊戲」;「學習」或「非學習」。

研究發現,五歲受訪香港兒童選擇「遊戲」卡為學習的比率是受訪地區中最低,反映香港兒童遊戲種類狹窄,將遊戲與學習分割,學習只局限於極傳統的學習活動,例如「與媽媽一起做蛋糕」的活動則不視為學習,而「玩結他」則視為是學習,而非為遊戲。

用手機遊戲 比例全球最高

而七歲香港兒童視「用手機」和「打機」為遊戲的比例為全球最高,分別達到九成五及十成,而比率最低的丹麥分別只有兩成四及六成四。另外,亦發現香港五歲兒童未有表達過「與其他人一起」是「遊戲」的因素之一,反之認為「玩玩具」是「遊戲」的兒童比例則為最高。

東華學院人文學院(幼兒教育)教授鄭佩華指出,調查反映香港兒童對「遊戲」的定義甚為狹窄,無法從遊戲中體驗學習,認為本港應重新檢視教育政策,讓兒童認識「真遊戲」,從而在遊戲之中發展其專注力及創造力;家長也應注意電子產品對小朋友帶來的影響,舉例北歐家長習慣食飯後不再使用手機,認為本港家長也應以身作則,不宜過早給兒童玩手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