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經濟圈惹爭議 學者指屬營商伎倆

【本報訊】修訂《逃犯條例》風波衍生出「黃色經濟圈」消費模式。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日前批評「黃色經濟圈」現象,又形容是「政治理念取代消費選擇」,認為做法無法持續。有學者指出,商戶表態支持反修例運動是商戶自救的商業伎倆及銷售策略,作為營商手法亦無可厚非,而選擇在甚麼店舖消費是消費者個人選擇。惟亦有市民表示,曾在餐廳進食時被黑衣人入內騷擾,認為不應推行黃色經濟圈。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從商業角度而言,商戶表態支持反修例運動,是商戶自救的商業伎倆及銷售策略。近月市民消費意欲低,商戶以政治包裝作為營商手法亦無可厚非,形容做法與主張環保的產品類似,而消費者因不同原因去選擇光顧甚麼商戶,則是消費者的自由選擇。

市民呻用膳被黑衣人騷擾

對於邱騰華早前表示不認同以政治理念取代消費選擇的做法,阮穎嫻就認為黃藍經濟圈的出現是因為消費者需求不同,商戶為賺錢而迎合消費者喜好,做法就如同社會趨勢要追求健康,快餐店就供應沙律一樣,反稱有傳媒或航空公司受「中央權力」干預,影響比黃藍經濟圈更大。

有聽眾昨致電該節目表示,曾與孫兒於餐廳進食期間遇黑衣人入內騷擾,令其孫兒受驚,故認為不應推行黃色經濟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