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觀:保護校園 盡快復課大學管理層應有之義

愛之深,責之切,是筆者過去數個月對香港的亂象的深切感受,尤其是見到不少大、中學生作為示威骨幹,更加令筆者感到憂慮。適逢近期有大學工程向立法會尋求撥款,而需要興建的建築物亦是在東鐵線及吐露港公路旁邊,筆者憂慮鐵路及公路會再次遭受攻擊,因此表達關注,希望政府盡早解答及處理。有人以此抹黑,認為我於中大畢業,此舉是出賣中大;但我始終認為,如果真的愛護校園,便應想盡一切方法使其遠離破壞,保持一個安靜的校園予年輕人成長。

懲戒破壞設施者 追究賠償

大學校園應盡早回復正常,供學子盡早上課。坊間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否給予大學資金進行維修,其實這種討論為時甚早。每間大學都有為十數億計的儲備金,可以即時動用,修復校園,這是當務之急。每一個學期只有十三星期,七除八扣,實際上課的時間只有十周左右。與其引導輿論,倒不如實際行動,及早開展復修工程更好,政府日後要否需要注資已是後話。

同一時間,大學亦應對破壞大學設施者給予懲戒。既然報道顯示大部分佔領及破壞大學的人並非該校學生,管理層更應對他們進行民事索償,賠償是一個問題,但追討亦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要向學生與大眾釋放一個訊息,一人做事一人當,這是一個教育者及管理者應有之責和義。

適當分離校園與交通要道

筆者認為,中大及理大之所以最受破壞,是因其部分校園位置與香港的咽喉:鐵路、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在地理上重疊,導致有心人利用校園之管理寬鬆,並假借學術自由、保衞校園之名佔據這些重疊位置,要挾攻擊行駛中的車輛及火車,導致交通要道被切斷,令不少打工仔被迫不能上班,從而達致他們口中的「罷工」。政府當局面對有人使出橫手,要市民「被罷工」,更應該學會如何預防,例如將天橋轉換成隧道,才是避免衝突的基本措施。讓大學校園回歸平靜,除了教育部門及大學校方當盡力外,市民大眾亦應回歸事實,讓校園與這些咽喉位置作出適當分離。除了保護咽喉,也是保護校園,保護學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