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催淚彈奇談

網上近日最熱門的話題,恐怕是催淚彈了。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提出,自從反修例風波後,警方到處投擲催淚彈,弄到不少地區空氣質素下降,有人受影響引致呼吸道感染,有孩子在學校附近、居所附近,或者上學路上因為接觸太多催淚氣體而身體不適,出現皮膚敏感、咳嗽、眼乾、紅疹等症狀,需要向學校請病假。

有家長和老師還發起集會,紛紛控訴受到催淚彈之害,要求警方停止使用。

警方施放催淚彈,是為了驅散人群,止暴制亂,對抗暴民手上的磚塊、石頭、鐵枝、竹枝和向警方投擲的汽油彈。催淚彈既然是警方用作還擊的武器,按道理當然是具殺傷力才能夠收效,催淚彈爆發後釋出的氣體具刺激性厭惡性,作用是強迫受攻擊一方離開集會現場。如果現場沒有非法集會、堵路,或者對其他過路人的騷擾攻擊,警方又怎會調動防暴隊去驅散呢?

是暴民製造騷亂,才帶來警方的鎮壓驅散,催淚彈只是鎮壓和驅散的工具。與其呼籲警方停止使用催淚彈,不如呼籲暴民停止騷亂,還大眾市民街道清靜。一直以來,那麼多市民和遊客逛街購物,又不見警方出動防暴隊、發射催淚彈?不阻止上街發動暴亂的暴民製造騷亂,只是怪責警方發射催淚彈,難道不覺得倒果為因、本末倒置?

另一個與催淚彈有關的話題,是有大學學者指催淚彈爆炸後會釋出有害物質二噁英,殘留街道、花槽,甚至附近的食物上,市民接觸多了二噁英容易引致各種癌症。話由大學教師說出來,聽了令人覺得很權威,也弄到市民人人自危,怕受到二噁英毒害。

後來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接受傳媒訪問,才能把問題說個清楚。他表示,催淚彈透過爆炸形式散發催淚物質,包括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和辣椒素,當中氯若長時間高溫燃燒,即在高達攝氏四百至六百度燃燒達十分鐘,會產生二噁英;但催淚彈爆開,相信只達二百至三百度,僅燃燒約兩分鐘,他認為施放催淚彈的燃燒溫度和時間,不足以產生二噁英。

為何不見有記者追問較早前向市民宣揚催淚彈爆炸會釋出二噁英的學者,是否同意陳竟明教授的解釋呢?兩者之間是否有矛盾?誰的解釋更正確?誰的說法可能誤導?

其實,中大退休化學教授曹宏威較早前也曾指出過催淚彈不會釋出二噁英這個問題。他還表示,到處投擲焚燒雜物的汽油彈因為燃燒熱度更高時間更長,釋出二噁英機會更高。奇怪的是他的講法沒有幾多傳媒報道,也沒有教師家長抗議有人使用汽油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