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委中期調整 紀委央地互動

原民政部部長黃樹賢日前卸任,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他是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位因年滿六十五歲而正常卸任退居二線的中央委員。由於一七年十九大換屆時中委提名按六十三歲劃線,而按照內地的幹部任職規定,正部級滿六十五歲即到齡。如今距離十九大已滿兩年,黃樹賢的轉崗,拉開了本屆中委中期調整的序幕。

一批像他這樣屆齡退休的高官,將陸續轉崗人大、政協,擔任專委會副主任。譬如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雲南省委書記陳豪、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農業部長韓長賦、總工會黨組書記李玉賦、廣西自治區主席陳武、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等。今年年內,還將有一波大規模人事調整。一般來說,地方官員進人大,部委官員進政協。

當然,黃樹賢不是第一位轉崗政協的本屆中委。此前,原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宋秀岩去年八月轉崗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時年六十二歲,尚未到齡,屬於「帶病」提前免職的「軟着陸」,算是對於程度較輕問題的組織處分,乃非常規之舉。至於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原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冷溶,則早在兩會換屆已提前安排人大職務,也與黃樹賢不同。

雖然正部級高官按規定六十五歲到站,不過新時代新常態,具有相當彈性,因人而異。陳豪、孫志剛早在四、五月份就已到齡,但一直超齡服役。新疆政府主席雪克來提生於一九五三年,去年就已到齡,而一再延長任期,是目前地方大員中最為年長者。中央部委層面,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已六十七歲依然繼續在崗,而黃樹賢剛一到齡即馬上免職。一切都可視作工作需要。

消化存量 優化增量

十九大時,內地政壇已進行了一次集中洗牌。不少派系色彩明顯的官員被清除出中央委員會。也有一些中間力量,雖然政治上不被信任,但沒有明顯失誤或問題,得以繼續擔任中委,當然職務往往比較邊緣化。部分人在十九大後進行了組織處理,如宋秀岩提前轉崗政協,劉士余從證監會調任供銷總社隨後又被查處。也有人,如原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任職正部十年,升遷無望,「主動」讓賢。

而隨着中委中期調整,高層人事又到了一個新陳代謝的天然契機,可以名正言順地將政治可靠人員提升補位,在消化存量的同時優化增量,進一步提高集中度。

紀委方面的調整更為頻繁,特別是中央部委紀檢組長與地方紀委書記之間的互調。比如應急管理部紀檢組長艾俊濤、海關總署紀檢組長許羅德、中央巡視組副部級巡視專員張忠分別空降寧夏、浙江、吉林等省區紀委書記。而原山西紀委書記任建華、吉林紀委書記陶治國則返京,出任海關總署、全國人大紀檢組長。

自十八大以來,紀檢系統的流動性大為增強,很多崗位甚至一年一換。如浙江紀委書記在一年多時間已更換三任。此種做法的目的之一是,借此保障反腐執法獨立性,防範利益板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