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氣象數據 靠志願觀測船收集

【本報訊】要準確預測天氣,尤其是制訂海洋天氣預報和及時發出災害性天氣警告,來自海上的氣象觀察數據是重要一環。天文台在新一輯「氣象冷知識」中表示,海上氣象數據往往要靠志願觀測船幫手收集,現時全球約有三千五百艘活躍志願觀測船,超過八十艘是香港天文台招募的,去年香港的觀測船隊向國際提供了一萬六千個人手天氣觀測報告和相若數目的船載自動氣象系統發出的天氣報告。去年山竹襲港前橫過呂宋北部時,便是由志願觀測船投下的感應器測得其海平面氣壓,對香港天文台評估山竹強度提供了非常大幫助。

數據每6小時傳送天文台

天文台在一九四九年已參加當時國際氣象組織下的志願觀測船舶計劃,至今已有七十年,據天文台海港氣象主任劉迪森介紹,志願船會在海上收集氣象數據和進行天氣觀察工作,數據每六小時會傳送天文台。該些船隻會安裝一些氣象儀器以記錄風速、風向、氣溫,其中電子氣壓計會記錄氣壓變化和氣壓讀數等,船上亦配備海浪圖、雲圖等氣象資料供參考。

船上一些接受過氣象觀測訓練的船員會幫忙觀測和記錄,包括波浪高度、能見度、雲量、雲底高度及天氣狀況等,部分觀測船更安裝了自動氣象儀器,收集的資料會編製成特定的船舶天氣報告編碼,透過衞星傳送至天文台,並通過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電訊系統,轉發到全球其他氣象中心。

天文台近年還委託志願觀測船在風季期間航行至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分別投下配備量度氣壓及海水溫度感應器,在海上隨水漂流的漂移浮標,會把所在位置的氣壓及海水溫度傳送回天文台。劉續稱,去年九月十五日,山竹橫過呂宋北部剛進入南海時,被一個漂移浮標錄得海平面氣壓為九百六十七點三百帕,數據傳到天文台後,對稍後評估山竹強度帶來非常大幫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