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紓緩治療冇份用 長期病患受煎熬

本港人口急速高齡化,患有慢性疾病的個案日漸上升。面對不能逆轉的病情,有助緩解痛症的紓緩治療尤為重要。然而,醫管局的紓緩治療主要服務末期癌症病人,長期病患者的需要往往被忽略,形成服務空隙。有柏金遜症患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接受非政府機構的紓緩服務後,不適徵狀和情緒問題都得到改善。有關注團體促請政府加強醫社合作,投放更多資源將服務擴展並涵蓋至長期病患者。

年近七十歲的劉先生三年前患上柏金遜症和認知障礙症,由書寫困難,至失去自理和行動能力,出現吞嚥困難等,需由劉太和外傭照料起居飲食。

患柏金遜難自理 家屬壓力大

「初初真係好徬徨,自己體力又唔好,見佢不斷退化都唔知點幫佢。」劉太坦言初時不知社區有支援服務,精神壓力很大,早前更因為外傭放假,獨力照顧丈夫時拉傷腰部。

主診醫生將劉先生的個案轉介至非政府機構的紓緩治療服務,該服務專為非癌症病人提供藥物以外的紓緩方法。經社工評估後,機構安排護士教導家屬扶抱技巧,減少拉傷的機會。因為劉先生喜愛音樂,故安排兩堂音樂治療。「同佢唱吓歌仔,睇得出佢係好開心,個人都醒啲。」劉太指有社工定期進行探訪,「有人傾偈好好多,我情緒好啲,對病人都好啲。」她指丈夫近期較少出現情緒問題,醫生亦減少用藥。

機構社工護士 助治療予支持

約八十歲的陳女士,二十年前不幸染上肺癆,好轉後卻又持續出現哮喘,及後她積勞成疾,確診患上慢阻肺病。陳表示,每天需定時使用氣管舒張劑和吸入式藥物,亦要使用氧氣機輔助呼吸,睡覺時需戴上睡眠呼吸機。而長期臥床使她背部一度長了數個褥瘡,終日寢食難安。

「好辛苦,經常透唔到氣,成日偷偷地喊。」陳指女兒工作繁忙,未能長期陪伴,反覆的病情令她抑鬱無助。今年五月醫生轉介她接受紓緩治療,護士早前上門教導傭人清洗傷口,陳背部的褥瘡現已痊愈;護士又協助挑選有升降功能的護理床和氣墊床褥,方便家人照顧之餘,亦可防止褥瘡形成。親戚黃女士表示,社工每隔三至四周上門與陳聊天,幫助開解病人情緒,亦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

長者需求增 年僅服務7.8萬人

紓緩治療團隊主要由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學家等組成,照顧末期病人及其家屬的身體、心理、社交和靈性的需要。現時醫管局轄下有逾三百六十張紓緩病床提供住院紓緩服務,照顧嚴重徵狀及多種需要的末期病人;十六間醫院亦有提供門診、日間紓緩治療、家訪和哀傷輔導服務。但過去三年,每年平均只有七萬八千多服務人次。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過去十年,每年約四萬四千多宗的死亡個案中,只有三成與惡性腫瘤有關,另有三成四人的死因由長期病患所引致。政府統計處顯示,一三年全港有近九十萬名六十歲或以上的長期病患者,仍有數以萬計的患者需要而又得不到紓緩治療服務。

香港復康會註冊社工夏蜀韻指,醫管局的紓緩治療以末期癌症病人為主,罹患器官衰竭或退化性疾病病人的支援較少。「佢哋(長期病患者)嘅身體同樣會慢慢變差,失去活動能力,又要經常進出醫院,好多時家人都唔識應對。」她又稱,醫院着重改善病人的身體狀況,但病人社交和心靈同樣需要關顧。非政府組織資源有限,只能涵蓋特定區分和某類病患,希望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加強醫社合作,將服務涵蓋至長期病患者。

食衞局發言人表示,醫管局近年與紓緩治療團隊和安老院舍合作,支援安老院舍中患有末期疾病的病友。去年擴展醫院的會診服務,通過護士家訪改善家居紓緩治療服務。今年六月制訂《醫院管理局預設照顧計劃指引》,在臨床運作上推動預設照顧計劃,幫助病人就他們自身的治療及護理安排有更適當的抉擇。

醫管局回覆指,一○年起已逐步將紓緩治療服務由主要集中於服務癌症病人,推廣至末期器官衰竭病人。該局定期檢討各項醫療服務的需求和規劃其服務發展,並會與社區夥伴合作。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