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棕地建屋口硬手軟

政府在昨日出爐的施政報告表明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三招收回包括新界棕地在內的私人土地,所收土地將全數用作公營房屋及相關設施發展,另亦將優先檢視位於屏山及藍地的一百六十公頃棕地,期望最快十年內可有單位落成。多個團體狠批政府對收回棕地「手軟」,擔心當局「齋睇唔做」,直言「政府只願檢視咁少棕地」,擔心最後發展棕地只屬「空頭支票」。

施政報告提及政府將加快規劃,運用收地條例和其他適用條例出招收回三類私人土地,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包括公屋、「綠置居」、居屋及首置項目等。目前已知會收回的私人土地共約七百公頃,預計當中四百公頃於未來五年收回,較過去五年收回的二十公頃土地多。當局在目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五點四年的情況下,重提三年配屋目標,冀縮減家庭及單身長者入住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

初定十組地塊 用作綜合發展

政府第一招打算針對具發展潛力,但未納入新發展區或其他發展項目,大部分屬私人擁有的新界棕地,估計約四百五十公頃。規劃署會優先檢視當中主要於屏山及藍地的一百六十公頃棕地,因該批棕地較接近現有公路及新市鎮。政府消息人士指,該批棕地七至八成屬私人土地,但未必可全數作公營房屋用途,要待年底公布研究結果。當局期望五至六年後可完成土地平整,若落實發展,估計上述棕地作業者最快二○二三至二四年需遷走,期望十年內有單位可落成。

第二招則是收回位於各區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但因業權分散等原因未有發展計劃的土地以發展公營房屋。消息指,政府初步選出約十組位於九龍及新界西北的地塊,地塊已規劃作綜合發展區或住宅甲類用地,但尚未完成與地政總署修訂契約程序,料明年中會完成研究。但若公布後有發展商表示於有關地塊將有發展計劃,當局會再考慮是否動用條例收地。

重建寮屋區 估計可建6300單位

至於第三招就是收回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合共七公頃的私人市區土地,重建成以公營房屋為主的新社區。消息人士指,預計有關土地可建六千三百個公營房屋單位,當中佔地最大的茶果嶺村能提供三千三百個,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寮屋就分別提供二千四百二十個及五百八十個。由於茶果嶺村寮屋戶最多,安置問題最複雜,估計由收地至提供房屋至少需時十年,牛池灣及竹園項目則預計十年內有樓落成。

議員斥政府有地不用:唔好去搶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朱江批評政府針對棕地的政策是「Hea做」,因全港棕地數量近千公頃,但當局只願抽出一百六十公頃檢視,範圍太細,促當局全面審視棕地。地產及建造界立法會議員石禮謙則指,政府後知後覺才造成房屋問題,又斥責政府不利用政府土地建屋,卻收回市民和村民土地及向地產商「開刀」,直言「唔好去搶」,質疑違反《基本法》精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