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學者倡賦權區會 提升治理能力

上屆政府的社區重點項目推出以來風波不斷,要花近六年至去年底,共廿七個項目才全數獲得立法會撥款。有項目多次硬闖才能通過立法會工務小組,學者認為政府應下放實權予區議會,提升地區治理能力。

指現僅如諮詢機構

項目中以半億元的觀塘音樂噴泉爭議最大,自一五年起三闖工務小組委員會審議,至去年底通過,但申訴專員公署同時就該項目展開查詢。而其綑綁提交審議的一點三億銅鑼灣摩頓臺興建活動中心亦由於禮堂面積過小,和重置排球場問題而備受非議,惟最終項目在去年七月批出撥款,料須在區議會換屆後才能竣工。

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認為,上屆政府當初揚言下放權力予區議會,希望做到「地區問題地區解決」。然而,政府架構層層疊疊、政出多門,區議會仍然流於一個諮詢機構,並無實權,所遞交的建議仍需立法會批錢,導致多個項目要拖延多年才動工。他認為政府可參考昔日市政局或外國例子,改革區議會,下放實權予區議員,縮減地區項目審批的時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