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柱涉私隱需共識3功能暫擱置

政府推出多功能智慧燈柱惹監控疑慮。創科局聯同路政署昨舉行技術簡介會,局方指智慧燈柱上裝有高清全景攝錄機及藍牙交通探測器,可拍攝車牌協助環保署打擊非法傾倒及為運輸署提供實時交通數據,但礙於公眾顧慮私隱問題,以上功能會暫停推出,待諮詢且得到公眾共識,才重新啟用。

多功能智慧燈柱試驗計劃於二○一七年推出,為期三年,在全港人流車流較多的四個區域,即中環和金鐘、銅鑼灣和灣仔、尖沙咀、觀塘和啟德發展區,分階段安裝約四百支智慧燈柱。自今年六月底起,九龍灣常悅道、啟德承啟道和觀塘市中心已有五十支投入服務,項目共涉及款項二億七千二百萬元。

高清天眼 打擊非法傾廢車輛

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產業發展)黃志光指出,燈柱會加裝藍牙交通探測器檢測行車時間及平均車速;又會透過全景攝影機配合人工智能收集實時交通數據,包括車牌、車種及車速等,以及打擊非法傾倒建築廢物;燈柱會附有氣象感應器收集地區氣溫、濕度及紫外線指數等,並在燈柱底部利用藍牙、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及地理二維碼,提供準確定位服務。

數據限應用部門 不交第三者

他強調,燈柱上三個涉及私隱的功能,包括全景攝像機協助環保署紀錄非法傾倒廢物車輛、運輸署收集車牌號碼、為運輸署提供車速數據的藍牙交通探測器功能,則會停用直至取得共識後才啟用。當局會在一至兩個月內成立業界諮詢委員會,邀請私隱專員、網絡安全人士加入,廣泛諮詢意見,除應用部門外,該局不會將數據交予第三者。

保留每兩分鐘快拍 調低像素

不過,燈柱每兩分鐘收集一次的快拍功能則會保留,黃指燈柱會將所拍攝到的實時交通情況作低像素處理,並加密傳至運輸署,讓運輸署作車種配對,以提升處理交通事故及管理交通的效率,而低清的交通實況圖像將會透過網絡開放予公眾,目前只有兩個燈柱擁有此快拍功能。

至於被指會讀取智能身份證的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副總監黎振偉指出,該技術是一個可讀標籤,只能發放信號,不能接收,用作提供準確定位服務,以支援政府服務及業界開發相關應用,例如與香港盲人輔導會合作推出小型智慧手杖,手杖可讀取燈柱上的RFID標籤,協助盲人導航等。 未來會考慮與更多機構合作,利用科技提供更多定位服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