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不是擋箭牌 郵政胡混藉口多

在速遞服務成行成市的今天,香港郵政的功能本已成疑,倘若連最基本的服務也愈做愈縮,還有甚麼存在價值?很可惜,香港郵政胡混度日,除了管理混亂曾被審計署炮轟,最近又以避免過度收集個人資料為由,修改掛號、特快專遞、包裹、本地郵政速遞等簽收方法,隨時出現派失件等亂象,靠害市民。

眾所周知,現時收件人或代領人收取掛號信時均須出示身份證,郵差會在電子裝置或派遞收條上記錄其姓名及身份證資料,一切有根有據,但明日開始,舉凡派遞須簽收的郵件,香港郵政一律只按郵件上的地址派遞,毋須收件人出示身份證簽收,任何人也可代簽。美其名曰保障市民私隱,實際上卻會帶來失件難以追查的風險。試想想,不少人或機構投寄支票或信用卡都會選用掛號方式,萬一郵差送錯地址,有人非法盜去信用卡,後果可大可小。

正如工會指出,香港郵政這樣做不但令市民不便,亦令前線郵差為難,倘有失件等問題出現,高層例必卸責前線員工,有冤無路訴。最諷刺的是,香港郵政以保障市民私隱為擋箭牌,此舉卻反令收件人的私隱不獲保障,要是信件遭其他人誤收或蓄意冒認,當事人還有何私隱可言?

更不可不提,投寄掛號信件的收費比一般平郵貴得多,除按重量計費,亦須額外繳付掛號費用,如選用雙掛號服務,收費就更高。一分錢一分貨,市民選用掛號服務無非為了更快捷安全地將郵件交到收件人手上,但如今「偷工減料」,是否值得如此昂貴收費,令人不無疑問。很明顯,保障市民私隱是假,千方百計節省派遞成本才是真。尤其是香港郵政業績長期見紅,一年虧蝕逾億元,為了節省成本無所不用其極,何足為奇。

事實上,香港郵政問題多多,早就備受詬病,尤以「失信於民」最令人怨聲載道。例如有市民獲保險公司以掛號形式寄上廿七萬元劃線支票,苦候多時未見蹤影,懷疑是郵差「摸門釘」後未有發出「領取掛號郵件通知卡」。又例如去年小一派位公布結果,多名坪洲家長焦急地等了一整天仍無法收到教育局註冊文件,原來又是香港郵政錯誤將信件分揀至其他派遞局所致。更不必說,審計署年前炮轟香港郵政「十宗罪」,包括濫發超時補水津貼、郵政基金長期回報不達標、對欠資郵件隻眼開隻眼閉等等,沒有最醜、只有更醜。如今還要犧牲市民利益將掛號信件的安全屏障省掉,損人利己,莫此為甚,到底香港郵政是為了服務市民,還是為了一己方便服務?

時代進步,傳統郵政淪為夕陽行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絕不是不思進取、敷衍塞責的理由。無奈人們看見的是,在速遞行業精益求精之際,香港郵政仍然拒絕與時俱進、坐以待斃、泥沙俱下。於是乎,郵差加班踢毽呃補水成為常態,郵品印刷出錯視作等閒,業績年年虧蝕也不覺羞恥。可以說,香港郵政不僅對不起市民,更侮辱自己的專業!